建立了镍基K418高温合金下引式热型连铸(OCC)凝固过程温度场模型,采用试验与ProCAST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修正了界面换热系数条件,使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大差异不超过4%,可以较好地模拟实际凝固过程温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当浇注温度从1 460 ℃升高到1 540 ℃时,两相区宽度由15 mm减小到10 mm,温度梯度从33 K/cm增大到40 K/cm;当冷却距离由13 mm增大到33 mm时,两相区宽度从12 mm增大到16 mm,温度梯度从28 K/cm降低到23 K/cm;当平均拉坯速度从9 mm/min增大到18 mm/min时,两相区宽度从12 mm增大到15 mm;当温度梯度从35 K/cm减小到25 K/cm、拉速增大到36 mm/min时,固液界面位置下移到BN铸型出口处,有拉断、漏钢的风险。K418高温合金铸锭(φ10 mm)合理的下引式热型连铸制备参数范围为:熔体浇注和BN铸型温度1 500~1 540 ℃,冷却距离23 mm,平均拉坯速度9~18 mm/min。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展诚邀您参展观展! 奔赴9月10-12日,在粉末冶金展见证行业突破!2024年8月28日广东深圳国际粉末冶金展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后,行业环保改造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3.5%。生态环境部专项督查显示,头部企业建成智能化除尘系统23套,粉尘排放量下降至欧盟标准的1/5,其中江苏某环保示范工厂PM2.5排放浓度低于5μg/m³,达到制药车间标准。该企业自主研发的湿式静电除尘技术使能耗降低28%,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绿色制造补贴政策带动环保设备更新潮,超临界水热合成等低碳工艺开始普及,相关设备市场规模突破8亿元。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行业整体环保评级A级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9%,其中长三角地区占比达41%。华南国际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展览会(PM & IACE SHENZHEN 2026),展会将于2025年9月10至12日登陆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届时将在超30,000平方米的展厅内集中展出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领域的高性能原材料、前沿技术设备、开创性产品及行业创新解决方案。必将为华南先进制造市场带来新的可能性,激发新一波商贸合作浪潮,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展诚邀您参展参观。2024年3月6日粉末冶金高峰论坛速看!9月10-12日,粉末冶金展亮点抢先知晓!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粉末冶金技术为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的性能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撑。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通过纳米化与碳包覆工艺,将一次颗粒尺寸控制在200纳米以内,导电碳层厚度5-10纳米,使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提升3个数量级,电池在-20℃低温下的容量保持率达80%,循环寿命超过4000次,成为储能电站的主流材料。 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采用316L不锈钢粉末冶金成型,表面经贵金属涂层改性,在0.6V电位下的腐蚀电流密度<1μA/cm²,接触电阻<15mΩ・cm²,满足燃料电池堆10000小时的寿命要求。储氢材料方面,AB2型钛基储氢合金粉末经球磨活化处理,吸氢平衡压力降至0.5MPa以下,储氢容量达1.8wt%,配合粉末冶金多孔结构设计,使车载储氢系统的充放氢速率提升50%。 华南理工大学研发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通过高温热解生物质粉末制备,比容量达350mAh/g,初始库仑效率>90%,已进入中试阶段,有望缓解锂资源短缺问题。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粉末冶金制备的硫化物电解质片厚度可控制在50微米以下,离子电导率达10⁻³S/cm,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商业化铺路。2025华南粉末冶金展诚邀您参展观展。
传感器材料的粉末冶金技术以“高灵敏度、低功耗、宽量程”为研发重点,推动智能设备感知能力提升。压电陶瓷传感器采用锆钛酸铅粉末,经流延成型等工艺制得50微米薄膜,压电常数d33达400pC/N,响应频率100kHz,可精确检测0.1N微力变化(定位精度0.05mm),为工业机器人精密操作提供高分辨率触觉反馈。 石墨烯传感器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柔性阵列,湿度响应灵敏度5%/RH、响应时间<1秒,应用于智能手表生理监测,实时追踪心率血氧(误差率≤1%),支持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华南理工大学研发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以碳纳米管-银纳米线粉末印刷成型,0-100kPa压力下线性度0.99,植入汽车座椅可识别坐姿,为自动驾驶安全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航空航天需求,氧化锆陶瓷传感器经粉末冶金制备,在800℃高温下零点漂移<0.1%FS/℃,响应时间短至50μs,保障航空发动机推力系统高温高压下精确调节。 当前,传感器材料向“多模态智能感知”升级,粉末冶金技术凭借薄膜化、柔性化优势,支撑传感器微型化与环境适应。2025华南粉末冶金展诚邀您参展观展!9月10-12日,华南粉末冶金新技术突破全解析!
高温结构材料的粉末冶金制备技术突破了传统材料的使用温度极限,成为航空航天与能源装备的关键支撑。镍基高温合金GH901通过粉末冶金热等静压成型,在1150℃下的持久强度达200MPa,用于制造燃气轮机首级动叶片,使进口温度从1200℃提升至1350℃,发电效率提高5%,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增加2000万度。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的研发更是开创高温材料新纪元。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的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SiC)复合材料,在1400℃高温下的弯曲强度保持率达80%,用于航空发动机尾喷管调节片,可承受1600℃燃气冲刷,重量较镍基合金部件减轻50%,有效提升推重比。华南理工大学开发的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TA)陶瓷,通过纳米复合烧结技术,在1200℃下的抗热震性能提升3倍,成功应用于氢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密封环,解决了高温下的气密性难题。 在超高温领域,粉末冶金制备的难熔金属铼(Re)基合金,熔点达3180℃,通过添加钨、铱元素,在2000℃下的蠕变速率降至10⁻⁶/s,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点火器,可靠性提升5倍。高温结构材料正从"耐受高温"走向"利用高温",粉末冶金技术为极端环境下的装备设计提供了全新材料体系。2025华南粉末冶金展诚邀您参展观展。来9月华南粉末冶金展会,现场了解粉末冶金全产业链。2025年9月10日华南区国际粉末冶金展
电机效率突破95%!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展9月深圳福田2号馆揭秘磁材黑科技。2024年8月28日广东深圳国际粉末冶金展
半导体陶瓷是指通过半导体化措施使陶瓷具有半导体性的晶粒和半导体性的晶界,从而呈现出很强的界面势垒等半导体特性的电子陶瓷。其电导率因外界条件(温度、光照、电场、气氛和温度等)的变化而发变化,因此可以将外界环境的物理量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制成各种用途的敏感元件。半导体陶瓷材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半导体的陶瓷并不是一开始就具有半导体的特性,上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家发现本来是绝缘体的金属氧化陶瓷,如钛酸钡、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只要掺入其他微量的金属氧化物,他们就变得有导电能力,它们的电阻介于绝缘体和金属之间,这就是半导体陶瓷。半导体陶瓷一般是氧化物或复杂氧化物,要使这些绝缘体成为半导体,首先要对绝缘体进行半导体化处理。2025华南国际先进陶瓷展览会(IACESHENZHEN2025)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盛大启幕。2024年8月28日广东深圳国际粉末冶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