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厚新材料模具钢粉末适合热作模具,耐高温氧化性能优异。其优势在于科学的合金体系设计:粉末中铬含量达 5%-6%,钼含量 2%-3%,经 1050℃淬火 + 550℃回火处理后,表面形成致密的 Cr₂O₃与 MoO₃复合氧化膜,在 600℃高温下的氧化速率为 0.005mm/h,是传统 H13 钢的 1/3。在铝合金压铸模具的实际使用中,模具工作表面温度常达 550-600℃,采用该粉末制作的模具经 10 万次压铸后,表面氧化层厚度 0.05mm,而传统模具氧化层厚度达 0.15mm,且无明显热裂纹。此外,材料的高温硬度达 45HRC(600℃时),确保模具在高温下保持足够强度,型腔变形量控制在 0.02mm 以内。这使得模具的修模周期从 3 个月延长至 5 个月,特别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变速箱壳体等大型铝合金铸件的批量生产,为企业减少了停机修模时间,提升了生产连续性。博厚新材料高速钢粉末不断迭代升级,满足制造新需求。对标海外模具钢/高速钢粉末质检
高速钢粉末选博厚新材料,售后服务完善,提供技术支持。博厚建立了 "售前 - 售中 - 售后" 全链条服务体系:售前通过材料工程师上门调研,根据客户的刀具类型(铣刀 / 钻头 / 滚刀)和加工材料(钢材 / 铝材 / 钛合金),推荐匹配的粉末牌号及粒度(15-53μm 或 53-106μm);售中提供工艺适配指导,包括烧结温度曲线(如 1200℃×2h 真空烧结)、热处理参数(560℃三次回火),并提供 5kg 试用装进行工艺验证;售后配备 24 小时技术热线,48 小时内响应现场问题。某航空刀具企业使用时出现涂层结合不良,技术团队 36 小时内抵达现场,通过调整雾化气压从 0.8MPa 增至 1.0MPa,使粉末球形度提升至 95%,问题彻底解决。此外,每年举办 4 次粉末应用技术研讨会,邀请客户参与工艺培训,形成长期技术共生关系。精密刀具模具钢/高速钢粉末质检博厚新材料的模具钢粉末用于玻璃模具,耐高温且不粘模。
博厚新材料模具钢粉末可与其他合金粉末复合使用,性能互补。其 "梯度复合技术" 能根据工况需求,将模具钢粉末与镍基、钴基或陶瓷粉末按比例混合(比例调节精度达 ±0.5%),通过不同熔点设计实现分层烧结。例如,将 50% 模具钢粉末与 50% 含 Cr20 的镍基粉末复合,表层形成 60HRC 的耐磨层,芯部保持 200J/cm² 的高韧性,适用于既需耐磨又承受冲击的冷作模具。在与 WC 陶瓷粉末复合时,通过添加 3% 硅元素作为润湿剂,使陶瓷颗粒与钢基体结合强度提升至 80MPa,某挤压模具厂使用这种复合粉末后,模具寿命从 3 万次提升至 8 万次。公司还提供定制化复合方案,如为热锻模具设计 "模具钢 + CoMoCrSi" 复合体系,既保留高温强度又提升抗热腐蚀性能,满足多场景性能协同需求。
高速钢粉末选博厚新材料,烧结后硬度可达 65HRC 以上。这一性能得益于其科学的合金成分设计与严格的生产管控:粉末中钨、钼、钒等合金元素含量配比,其中钒含量稳定在 3.0%-3.5%,能在烧结过程中形成大量细小弥散的 VC 硬质相,提升材料硬度。生产中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确保合金元素均匀分布,避免成分偏析导致的硬度波动。经实验验证,该粉末在 1220℃真空烧结并经 560℃三次回火处理后,硬度稳定维持在 65-68HRC,且同一批次粉末的硬度偏差不超过 ±1HRC。如此高的硬度使其制成的刀具能轻松切削 HRC50 以上的合金材料,在汽车变速箱齿轮加工中,单把刀具的切削次数可达传统高速钢刀具的 3 倍以上,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与刀具寿命。高速钢粉末选博厚新材料,烧结后硬度可达 65HRC 以上。
博厚新材料的模具钢粉末可定制成分,满足特殊工况需求。公司拥有专业的材料研发团队,能根据客户的具体应用场景调整粉末成分:针对需要高耐磨性的冷作模具,可提高碳含量至 1.2%-1.5%,并增加钒元素至 2.0%,形成更多硬质碳化物;对于要求高韧性的热作模具,可降低碳含量至 0.6%-0.8%,提高镍含量至 3.0%,改善材料的抗热疲劳性能;针对耐腐蚀场景,则可将铬含量提升至 17%-19%,达到不锈钢级别。某医疗器械企业需要制作耐腐蚀的冲压模具,公司定制了含 18% 铬的模具钢粉末,经测试,该粉末制作的模具在 3% 氯化钠溶液中浸泡 30 天无腐蚀,完全满足客户需求。定制周期短,从成分确定到批量生产需 15 天,且最小起订量 500kg,为中小模具企业提供了灵活的材料解决方案,帮助其应对特殊工况下的生产挑战。高速钢粉末选博厚新材料,可实现刀具表面梯度耐磨强化。氧含量低模具钢/高速钢粉末现价
博厚新材料模具钢粉末用于冲压模具,可延长刃口寿命 2 倍。对标海外模具钢/高速钢粉末质检
模具钢粉末选博厚新材料,助力模具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15%。这一成本优势体现在多个环节:首先,粉末的近净成形率达 90%,相比传统锻造模具钢的 70% 材料利用率,可减少 20% 的原材料浪费,单套汽车覆盖件模具的材料成本即可降低 1.2 万元;其次,粉末冶金工艺省去了锻造、轧制等热加工工序,生产周期从 45 天缩短至 25 天,节省了 30% 的加工工时;再者,材料的高耐磨性使模具的维护频率降低,以家电外壳冲压模为例,每年的修模费用从 5 万元降至 3 万元;再,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粉末售价相比进口产品低 15%,且提供定制化粒度服务,减少客户的二次筛分成本。综合测算,采用该粉末的模具企业在原材料、加工、维护等方面的综合成本降低 15% 以上,对于年产能 1000 套模具的企业,年节省成本可达 200 万元以上,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对标海外模具钢/高速钢粉末质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