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漂流起源 图书漂流(bookcrossing)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 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 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 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 二、漂流宗旨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 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静享幸福;阅读可以调节情 绪,丰富感情,使我们懂得感觉、感动、感恩。让每一位同学拥有良好的阅 读习惯,并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灵魂深处储存一笔精神财富. 图书漂流寄托着放飘者殷切的希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但同时又是对阅读者综合素质的**好考验,漂流知识和文明的同时还传递着 诚信和友谊。 三漂流理念:“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心灵因交流而贴近”与其让自己看过的图书束之高阁,不如让它们汇成知识的海洋,让更多爱读书的人去分享自己的精神财富。浙江智慧型图书漂流角阅读新模式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 1、开展“名人青少年时勤学好读”故事比赛,在故事中感受读书的意义。 2、利用黑板报、古诗天天诵活动等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通过给画配诗,给诗配画,做书 签、古诗文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3、设立小组图书箱。各小组设立一个图书箱,并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每个学生至少带 来一本书,使图书箱都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供小组内成员阅读。 4、开展交换活动。小组内的书籍读完后,小组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 换着看”的活动。教师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 5、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引导 学生课前课后收集有关资料、借阅有关书籍或网上搜集资料、图片进行研究。既可激发孩子 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海南如何管理图书漂流角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窃书不算偷"的意识负面影响深远。
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特之旅,是一种传递快乐和诚信的阅 读游戏。 它**早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 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看到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将其 放回公共场所,再将其漂出手,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 就像放归大海的“漂流瓶”一样,让书不断得到新的阅读生命,通过图书的传递来分享快乐,他漂流的不****是图书,更是一种诚信与美德…… 图书漂流提示语分享 1. 轻取轻放,爱护书籍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 进入这神圣般的殿堂,你我皆是书乡异客,智慧从这里萌芽, 4. 汗水在这里流过,心灵在这里净化。 5. 谆谆人文情怀烘托新校园,郁郁学习气息描绘美好未来
兴趣是**好的老师。通过图书漂流活动,激发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比 如,尽管家里也有很多图书,但是图书漂流活动一开始,我的孩子就迫不接待的要 借书,而且他已经想好了要借那本书,借回去的书还没来得及给他讲,他自己就先 津津有味地“读”一遍。还经常问我,“妈妈,什么时候能去阅览室看书”。我相 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已经爱上了读书。 分享的过程,也是传递快乐的过程。通过图书漂流活动,不仅为孩子和家 长,也为孩子们之间提供了一个分享读书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学 到如何爱惜图书,养成爱读书、文明借书的好习惯,而且图书漂流就是孩子们分享 阅读的过程,从而他们在分享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传播****作品和**先进思想,促进中国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图书漂流角建设的目的:于图书漂流及志愿者服务的公益性质,图书馆应确定“服务社会、提升品质”的工作目标,并主动出击、广**宣传,寻求政**、媒体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开展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形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学习氛围。 图书漂流角建设的环境要求:图书馆应规划图书漂流志愿服务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布局与运作,为具体业务的开展奠定内部与外部环境基础。国内传递要求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业务协作,制订统一的针对漂流图书的策略与步骤,各图书馆有义务对图书漂流提供具体指导及辅助。国际传递寻求图书馆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体现文明、追求知识的图书阅读形式提供良好的互助与协商助漂机制。 学生们有想"图书漂流角"的书,也可以随时放上书架,供人取阅。湖北高中图书漂流角借书柜
读书人将阅读过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放在公共场所。浙江智慧型图书漂流角阅读新模式
图书借阅制度 1、图书借阅者、捐赠者可在图书漂流站开放日即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到南生 活区4#公寓楼一楼多功能活动室进行借阅、浏览、捐赠。 2、借阅图书者需遵守秩序,进行登记记录,填写图书漂流卡(见附件1),严禁 擅自取书。 3、借阅者需在漂流卡“漂流感悟”一栏留下**真挚的漂流寄语和**真实的读书感 受。并参与期末的评奖活动。 4、借阅者可在还书前在漂流卡“友情提议”一栏写下针对漂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还可在“漂流交友”一栏写下对自己的信息及读书爱好等,漂流给下一位读书 者,达到以书交友的目的。 5、借书不得超过给定期限10天,每次借阅不可超过5本。如有需要,可到图书 漂流站续借。 6、借阅者需保持图书完整,爱护图书,不得私自藏匿、撕割、涂画图书。若严重 损毁必须在漂流卡上进行相关说明,并进行相关赔偿。 7、借阅图书的同时如希望将自己手中捐赠,与他人分享,可在图书漂流站开放日 到多功能活动时与管理员联系,并登记。 8、此次漂流活动完全本着“信任、共享、传播”的原则,请同学们相互监督、自 觉遵守。 浙江智慧型图书漂流角阅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