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病毒和细菌在图书流通环节传播的主要原因有四个。①不良的阅读习惯。一些人在读书前后不洗手,边吃东西边看书,甚至习惯于用口水翻书,给病菌有了生长传播的机会。②潜在疾病的患者而又正处于发病期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读者,归还的图书存在潜在的病毒源。③交叉**形成新的病毒,给预防和治**带来更大的困难。④环境污染,一些有毒及有害物质通过空气、水源、动植物、人类活动等传播到图书馆,进而通过书刊媒介进行新一轮传播。归还的图书一定要进行消毒吗?智能图书消毒口碑推荐
在图书消毒过程中,消毒时间的掌握,对于消毒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关系。由于图书的薄厚不同、新旧不同、开本不同、藏址不同,如果都用同样的消毒时间,显然欠缺。经过多次实践探索后,研究总结出具体操作的两点经验:第**,将图书按薄厚、新旧、开本、藏址分别挑选后,再置入消毒仓内;第二,在图书置入时,竖直排列、书脊向上、错位倾斜书的三分之一并露出右下角。这样做,能让实际消毒效果更好一些,而且对图书的纸张、色彩、字体尚没有发现有不良的影响。智慧图书馆图书消毒管理图书消毒的原理是什么?
在图书流通过程中,流感病毒和链球菌病毒比较常见,需要重点防范,定期进行图书消毒。 流感是一种极易接触传染的病毒性疾病,**见于冬季和早春。这种**可扩散累及上呼吸道,有时可侵入两肺,该病毒可侵袭在同一空间内的一群人,如学校、图书馆、办公室以及幼儿园等,流感是由病毒**上呼吸道所致,症状突出 。其并发症更严重,尽管预防及治**措施已有改进,但我国每年仍有大约上千万生命受到流感及其并发症的威胁。 链球菌属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分为两类:①**性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脓皮病、肺炎等;②**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链球菌**为人类常见疾病,不**遍及世界各地,而且四季均可发生。
臭氧是氧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对病毒、细菌、真**产生 较强的杀灭作用。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SARS病毒传染,使用此法消毒效果很好。 它杀菌速度快,消毒无死角,残留少,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会燃烧或爆**,安全性较高。但是较高浓度的臭氧会对人体黏膜产生刺激,出现咽喉干燥、咳嗽、咯痰、胸闷等症状,可伴有食欲减退、乏力、睡眠障碍等,重者可能出现肺水肿。因此,使用臭氧进行图书消毒需要在密闭空间内进行,上海声阅的图书消毒仓就是**。图书馆内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虫毒传播,按照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紫外线是由紫外灯管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高能电磁波,对微生物的核酸产生损伤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一般使用20W至40W的紫外线灯管,将需要消毒的书籍放在紫外灯管下15至30厘米处,进行20至30分钟的照射即可。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差,需连续照射,而且照射时,对纸张也有一定损害。紫外线容易对人的眼睛造成损伤。眼睛直视紫外线可导致光电性眼膜炎,照射人体皮肤可出现红斑。因此,在使用紫外线图书消毒法时,要格外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今时代,图书馆图书消毒的必要性?智能图书消毒口碑推荐
声阅智能图书消毒仓采用臭氧消毒技术,高效便捷,是当今图书馆必备设备。智能图书消毒口碑推荐
监测结果分析与讨论 (1)被检图书100%检出霉菌。 (2)消毒后图书细菌杀灭率接近90%,确实起到了防污染的作用。 (3)闭架库图书消毒后,细菌杀灭率不如流通图书好,**高均值为 77.31% , 可能与长期封闭所致细菌苔厚有关。 (4)试验所用的BL1450-3B(低噪音)型《图书档案文献资料微波高效杀菌灭虫干燥机》, 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生产。由于高校图书馆还书量一般每天平均在2000册左右,认为消毒腔体容量再大一些更为合适。 (5)由于微波消毒温度高、穿透力强,对纸制型图书的纸张、色彩是否有影响的问题,目前尚无实践经验。 (6)我们也曾试验过图书紫外线消毒监测,由于紫外线杀菌灯管的穿透力有限,主要广**应用于空气杀菌消毒。对于有一定厚度的图书来说,只是表面部分能有限的杀菌,效果与微波消毒相差甚远,不宜用于图书消毒。智能图书消毒口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