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对封装材料提出"高导热、低膨胀、易加工"严苛要求,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成破局关键。铜-钨(Cu-W)合金通过调控钨颗粒含量(50-80%),将热膨胀系数控制在6-12ppm/℃,导热率保持150-250W/(m・K),是功率芯片散热基板理想材料。某5G基站功放模块采用85%钨含量的Cu-W基板,结温从传统氧化铝基板的120℃降至85℃,信号失真度降低20%。 针对芯片集成度提升的散热挑战,纳米银烧结技术兴起。喷射沉积制备的50nm纳米银粉在200℃、5MPa下实现原子扩散,形成导热率400W/(m・K)的烧结体,用于IGBT模块封装时热阻较焊料连接降低35%,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高频开关需求。重庆莱宝科技开发的0.3mm以下超薄玻璃封装基板,结合铜-钼(Cu-Mo)过渡层设计,解决玻璃与金属热膨胀匹配难题,已应用于国产可穿戴设备柔性电路板。随着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普及,粉末冶金技术开发的氮化铝(AlN)-铜复合基板,实现180W/(m・K)导热率与10¹²Ω・cm绝缘电阻的优异组合,为耐300℃以上高温的下一代功率器件提供支撑。2025华南粉末冶金展诚邀您参展观展。速抢!9月10-12日粉末冶金展入场券!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粉末冶金机械展览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粉末冶金行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末冶金企业、科研机构通过合作研发、技术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国际间的合作研发能够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例如,一些欧美国家在粉末冶金基础研究方面具有优势,而亚洲国家在应用技术和大规模生产方面经验丰富,双方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国际技术交流会议、学术研讨会等平台,行业学者和从业者能够分享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创新。 企业间的国际合作还可以拓展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一些大型粉末冶金企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同时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种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趋势,将进一步提升粉末冶金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展将于9月10-12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开幕!诚邀您莅临参展参观。2024第十六届粉末冶金与硬质合金展览会2025华南粉末冶金展将揭幕!搭建跨境粉末冶金国际合作平台。
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展将于9月10-12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开幕!在当下的粉末冶金行业,3D 打印与粉末冶金的融合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3D 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粉末冶金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变革。 如前文所述的新型双相钛合金,便是以 3D 打印工艺结合粉末冶金原料实现的创新成果。3D 打印能够根据复杂的设计模型,逐层堆积金属粉末,实现近净成形,极大地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通过 3D 打印与粉末冶金的结合,可以制备出传统工艺难以制造的复杂零部件,满足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对个性化、高精度零件的需求。 在医疗领域,利用该技术可定制符合患者骨骼结构的植入物,提高植入物与人体的相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能制造出具有轻量化、大强度特点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这种融合趋势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还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将在更多行业掀起创新浪潮,为粉末冶金行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诚邀您莅临参展参观!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粉末冶金技术为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的性能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撑。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通过纳米化与碳包覆工艺,将一次颗粒尺寸控制在200纳米以内,导电碳层厚度5-10纳米,使材料的电子电导率提升3个数量级,电池在-20℃低温下的容量保持率达80%,循环寿命超过4000次,成为储能电站的主流材料。 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采用316L不锈钢粉末冶金成型,表面经贵金属涂层改性,在0.6V电位下的腐蚀电流密度<1μA/cm²,接触电阻<15mΩ・cm²,满足燃料电池堆10000小时的寿命要求。储氢材料方面,AB2型钛基储氢合金粉末经球磨活化处理,吸氢平衡压力降至0.5MPa以下,储氢容量达1.8wt%,配合粉末冶金多孔结构设计,使车载储氢系统的充放氢速率提升50%。 华南理工大学研发的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通过高温热解生物质粉末制备,比容量达350mAh/g,初始库仑效率>90%,已进入中试阶段,有望缓解锂资源短缺问题。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粉末冶金制备的硫化物电解质片厚度可控制在50微米以下,离子电导率达10⁻³S/cm,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商业化铺路。2025华南粉末冶金展诚邀您参展观展。国际粉末冶金精英聚深圳!2025华南粉末冶金展邀您共赴行业盛宴!
近年来,快速除湿在工业加工、气候控制系统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等诸多领域中已成为一项关键需求。高湿的室内环境,尤其对于封闭空间,容易引发霉菌滋生、材料劣化以及人体不适等问题。在众多除湿技术中,采用吸湿材料从空气中捕获水分的吸附式除湿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解决方案。该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处理能力灵活、可适应不同湿度条件等优势,但其除湿性能高度依赖于所用吸湿材料的吸附量和动力学等特性。因此,开发兼具快速吸放湿能力且结构稳定性强、易规模化合成的吸湿材料,有望满足高效大规模除湿场景应用需求。上海交通大学王如竹教授领衔的ITEWA创新团队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通过模仿黑云杉等植物的垂直排列管胞结构,用直接墨水书写3D打印技术‘复刻’其内部输水通道,开发了一种仿生多孔吸湿材料(CASN-Li)。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展,就在9月10-12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展将揭幕 智能压制成形技术成关注焦点。2024年3月6日中国国际粉末冶金设备展
别错过!9月10-12日,粉末冶金展商机无限!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粉末冶金机械展览会
稀土作为“工业味精”,下游应用领域较为***。稀土作为“工业味精”,其“单耗少、应用散”,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而市场主要研究的稀土元素氧化镨钕、氧化铽和氧化镝绝大部分应用于稀土下游消费结构占比比较大的永磁材料领域,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需求,实质上是研究永磁材料的需求变化。原有应用领域的持续深化和新应用领域的不断出现为稀土行业注入了长期成长动力。复盘历史,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的消费电子→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应用场景持续突破,往后看节能环保、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也为永磁材料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可以见得,应用领域的持续深化和新应用领域的不断出现为稀土行业注入了长期成长动力,**为重要的是,这种动力在“万物电驱”时代有望更加强劲。2025华南国际粉末冶金展,就在9月10-12日,深圳福田会展中心!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粉末冶金机械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