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银胶的烧结原理是基于固态扩散机制和液态烧结辅助机制。在固态扩散机制中,当烧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银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开始活跃,银粉颗粒之间通过原子的扩散作用逐渐形成连接。在烧结初期,银粉颗粒之间先是通过点接触开始形成烧结颈,随着原子不断扩散,颗粒间距离缩小,表面自由能降低,颈部逐渐长大变粗并形成晶界,晶界滑移带动晶粒生长 ,坯体中的颗粒重排,接触处产生键合,空隙变形、缩小。在烧结中期,颗粒和颗粒开始形成致密化连接,扩散机制包括表面扩散、表面晶格扩散、晶界扩散和晶界晶格扩散等,颗粒间的颈部继续长大,晶粒逐步长大并且颗粒之间的晶界逐渐形成连续网络,气孔相互孤立,并逐渐形成球形,位于晶粒界面处或晶粒结合点处。半烧结银胶,满足多样散热需求。试验高导热银胶作用
在功率器件封装中,即使经过多次热循环和机械振动,TS - 9853G 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连接性能,减少因 EBO 问题导致的产品失效,为功率器件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导热性能方面,TS - 9853G 的导热率达到 130W/mK,处于半烧结银胶的较高水平。这使得它在需要高效散热的应用中能够发挥出色的作用,能够快速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传导出去,降低芯片温度,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它在固化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均匀和稳定的连接结构,增强了银胶与电子元件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长期可靠性 。如何发展高导热银胶性价比TS - 9853G 导热高,性能稳定出众。
烧结银胶由于其极高的导热率和优良的电气性能,常用于品牌电子封装,如航空航天电子设备、高性能计算芯片等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极为苛刻的领域 。在卫星通信设备的芯片封装中,烧结银胶能够承受宇宙射线、高低温交变等恶劣环境的考验,确保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 。不同银胶在电子封装中的优劣各有不同。高导热银胶成本相对较低,工艺性好,但导热率和可靠性相对半烧结银胶和烧结银胶略逊一筹;半烧结银胶在成本、工艺性和性能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适用于对性能有一定要求,但又需要控制成本的应用场景;烧结银胶性能优异,但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主要应用于品牌领域 。
烧结银胶是指通过高温烧结工艺,使银粉之间发生原子扩散和融合,形成致密的银连接层的材料。根据烧结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无压烧结银胶和有压烧结银胶。无压烧结银胶在烧结过程中无需施加外部压力,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大面积的电子封装,如 LED 照明灯具的基板与芯片连接。有压烧结银胶在烧结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能够使银粉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和性能,常用于对连接强度和性能要求极高的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封装,如卫星通信模块的芯片封装 。高导热银胶,助力电子设备高效散热。
TS - 9853G 半烧结银胶的一大有效特性是符合欧盟 PFAS 要求。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由于其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电子材料符合 PFAS 要求变得至关重要。TS - 9853G 满足这一要求,使其在欧洲市场以及对环保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具有明显优势 。在电子设备出口到欧盟地区时,使用 TS - 9853G 半烧结银胶能够确保产品顺利通过环保检测,避免因环保问题导致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障碍。TS - 9853G 还对 EBO(Early Bond Open,早期键合开路)进行了优化。在电子封装过程中,EBO 问题可能会导致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失效,影响产品的可靠性。银胶导热性能,决定设备温度。试验高导热银胶作用
航空航天设备,靠它散热保运行。试验高导热银胶作用
烧结银胶则常用于对散热和电气性能要求极高的重要部件,如 5G 基站的功率放大器模块。功率放大器在 5G 通信中需要处理高功率信号,对散热和可靠性要求极为严格。烧结银胶的高导热率和高可靠性能够确保功率放大器在高功率运行时的稳定工作,提高信号的放大效率和传输质量 。在 5G 通信中,银胶的散热和导电优势十分明显。它们能够有效地解决 5G 设备在高功率、高频运行时的散热问题,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提高通信质量和设备的可靠性,为 5G 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持 。试验高导热银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