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复杂形状零部件制造,博厚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成型性能通过球形度(≥98%)与粒度分布(D10=15μm,D90=45μm)的调控实现突破。在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中,粉末流动性(霍尔流速 14s/50g)使复杂曲面铺粉精度达 ±0.02mm,可成型内部冷却流道、拓扑优化结构等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几何形状。某新能源企业采用该粉末打印的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成功构建出 100μm 级的多孔散热结构,经测试散热效率提升 35%,而传统铸造工艺因无法实现精细结构导致散热效率提升 15%。此外,在电子封装领域,该粉末通过粉末注射成型(MIM)工艺制造的微型连接件,尺寸精度达 ±0.05mm,满足 5G 芯片散热模块的高精度装配需求。博厚新材料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镍基高温合金粉末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气雾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质检
在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制造中,博厚新材料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随着汽车行业对发动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如更高的热效率、更低的排放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发动机部件需要在更苛刻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博厚新材料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和抗疲劳性能,能够满足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的使用要求。例如,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和轴的制造中,采用该粉末通过粉末冶金或增材制造工艺制备的部件,能够承受更高的涡轮转速和排气温度,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和可靠性;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使用该粉末制造的排气歧管和催化转换器载体,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抗热震性能,减少了部件的热疲劳裂纹和变形,延长了排气系统的使用寿命。此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轻量化特性,还可以帮助汽车实现减重目标,提高燃油经济性,符合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为汽车发动机的技术升级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材料解决方案。气雾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质检博厚新材料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研发成果,为我国高温合金材料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博厚新材料建立了覆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监控系统。熔炼环节采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炉温(精度 ±1℃),通过真空度传感器将熔炼环境控制在 10⁻³Pa 以下;气雾化过程中,利用激光粒度仪在线检测粉末粒径,当偏差超过设定值 0.5μm 时,系统自动调整雾化参数;后处理阶段,通过自动称重、扫码追溯系统实现批次信息全记录。这种全流程精密监测使产品批次合格率稳定在 99.8% 以上,某汽车涡轮增压器客户连续 3 年采购零退货,充分验证了质量控制体系的可靠性。
博厚新材料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检测体系。原材料检测方面,除常规元素分析外,还增加了氧氮氢(ONH)分析仪检测气体杂质(O≤100ppm,N≤50ppm,H≤15ppm);过程检测中,采用工业 CT 扫描检测粉末内部缺陷(分辨率达 1μm);成品检测配备万能材料试验机、高温蠕变试验机等设备,对拉伸、疲劳、高温持久等 12 项指标进行全检。所有产品均通过 ISO 9001、AS9100 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部分型号获得 GE、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的供应商资质认证,确保每一批粉末都达到国际标准。在高温合金材料领域,博厚新材料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
博厚新材料推出的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 “材料定制 + 工艺开发 + 设备调试” 降低客户技术门槛。某新能源电池企业导入该服务后,45 天完成产业化:①1-15 天设计 Ni-Cu 基粉末(导热系数≥200W/m・K);②16-30 天开发激光熔覆工艺(功率 2500W,速度 10mm/s);③31-45 天完成产线调试,终涂层热阻降低 20%,产能达 5000 件 / 天。服务还包含设备改造建议(如 HVOF 设备燃气比例调整)、员工培训(30 课时实操),已帮助 50 + 中小企业跨越 “材料 - 工艺” 适配难关,平均缩短产业化周期 50%。某医疗器械企业通过该服务开发的钛合金涂层手术刀,涂层厚度控制在 50μm,刀刃精度达 ±0.01mm,成功通过 ISO 13485 认证并实现量产。博厚新材料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具备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在 800℃以上高温环境中,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高温屈服强度高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直销价格
博厚新材料对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质量检测涵盖多个维度,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气雾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质检
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制造中,博厚新材料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定向凝固技术,使粉末制备的叶片形成柱状晶组织,提高高温蠕变性能。叶片表面采用该粉末进行激光熔覆制备的热障涂层,热导率低至 1.2W/m・K,可降低基体温度 150℃,有效延长叶片使用寿命。某型号航空发动机采用该粉末制造的涡轮叶片,经 1000 小时台架试车与 500 小时空中飞行验证,各项性能指标稳定,发动机推力提升 3%,油耗降低 2%,为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气雾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质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