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立班级图书角?一方面,可以资源共享。如果每人能把自己喜欢的三两本书带到学校来,全班几十名同学,就有一百多本书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兴趣,这些书的种类会非常丰富,包括童话、科普、探险小说等多种多样,这些资源放在一起,***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另一方面,营造书香氛围。如果全班同学都在讨论《查理九世》这本书的种种趣事,或者对沈石溪和曹文轩的作品赞不绝口,那些本来对阅读兴趣不大的同学,也会忍不住去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这种氛围会有很强的***力。图书角的意义不单单是读书,还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北京班级图书角公约
图书角读书指导:不一定全部由语文老师做读书指导,可以分门别类由相应的各科老师做指导和引读。加强师生阅读和讨论,也可以到网络搜索相关信息延伸阅读。增加手工和实验或其他培养动手能力和开阔视野的国内外相关图书,或外文原版图书,让图书多姿多彩,同时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告家长书等多种形式倡导家长有效参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指导学生了解图书分类的规则,让学生参与图书归类和摆放,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认识图书分类,学生借书时方便查找。北京班级图书角公约图书角的书的来源方式:学生自愿捐借、家长自愿捐赠、老师自愿赠送的形式丰富班级图书角。
每一大类下分许多小类,每一小类下再分子小类。每一种书都可以分到某一个类目下,每一个类目都有一个类号 。 分类词表是层次结构的类号和类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图书馆和情报界又编制了几十部文献分类法,其中有东北图书馆编的《图书分类法》(1949);山东图书馆编的《图书分类新法》(1951);《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53);《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草案》(1957);《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58);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编的《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1959);《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1960年出版,1963年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草案》);《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975)等。
图书角图书管理:每次只能借一本图书,爱护图书不得损坏,正常折损的图书联系相关老师及时更换。每次借阅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以便其他同学正常借阅。借阅图书应谨慎保管,丢失要赔偿。可以让学生做图书角管理员,锻炼学生爱书护书和管理能力,提高图书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视程度。校内借阅由管理员做详细登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工作的能力和遵守规则秩序的意识。需要拿到校外阅读的图书也要由图书角学生管理员做好登记管理以免造成丢失。班级图书馆是每天早晨,课间,放学前后,自习课,都可以是读书的时间。
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的关系: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例如巴比伦的神庙中就收藏有刻在胶泥板上的各类记载,藏书地点是希腊神庙的藏书之所和附属于希腊哲学书院的藏书之所。 班级图书角的思想观念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北京班级图书角公约
班级图书角同样也是有个班级的"软文化"环境,能体现班级个性,班级整体形象将取决于班级"软文化"环境。北京班级图书角公约
2000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标准化问题的重要意义,RFID产品的种类进一步丰富发展,无论是有源、无源还是半有源电子标签都开始发展起来,相关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应用领域逐渐增加。 2020年,射频电路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集成电路,上至卫星通信,下至手机、WiFi、共享单车,处处都有射频电路的身影。设计是射频产业链的源头,射频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是射频电路设计的使能端,也是射频产业的重要基石。 RFID的技术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人们研发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RFID技术不断发展,并且相关产品也走入我们的生活,并开始广泛应用。北京班级图书角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