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胜利小学系浙江省实验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授牌命名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素以历史久、设施全、观念新、教风实、质量高著称。其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99年(明神宗二十七年)的崇文书院,是浙江省办学历史**长的学校之一,其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599年(明神宗二十七年)的崇文书院,是浙江省办学历史**长的学校之一。 学校图书馆“崇文书院”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藏书20000余册。图书馆环境优美舒适,具有艺术性的建筑特色,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其视觉感受、物理环境、文献资源等等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求知欲望。有人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图书馆却将师生们读书的气质展现出来,让每一位走进图书馆的师生彼此影响、彼此熏陶。为方便师生24小时借还,图书馆还在门口设置“24小时图书漂流柜”。作为流动的图书馆,一方面**拓展了借还和阅读空间,另一方面也更有助于营造浓厚的书香气氛。学生插入校园一卡通,便可打开柜门,取出所借书籍后,关门系统便自动记录所借书目,方便快捷。这里已成为孩子们课余学习、阅读的好去处。这个是学校图书馆的明星设备——图书漂流柜。湖北图书漂流柜放在学校哪里
图书漂流**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当时人们将做有标记的图书投放在户外,有阅读兴趣的人将其拾回,待阅读完成后再将其投放。由于当时的社会并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共享观念,并且这种共享方式缺乏系统的管理体制,活动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发达国家为**,图书资源共享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资源共享的规模、程度和水平等方面都引*着世界图书馆资源共享事业发展的潮流。图书漂流柜基于RFID技术,将图书漂流的理念引入中小学图书馆,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需求实现馆藏图书的馆外共享与24小时流通。公共图书馆图书漂流柜图片图书漂流柜诞生于哪一年?
图书漂流活动指的是将一本书放在不同的角落,有缘遇到这本书的人可以将书本带回家阅读,之后再归还回来。中小学校园的图书漂流活动更多地以图书漂流柜为载体,在图书馆的引导下开展,图书漂流柜的出现既让学生的借阅时间更灵活,还打破常规的阅读方式,以一种具有浪漫风格的形式进行,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校开展校园图书漂流活动的内涵不*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分析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参加图书漂流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共享意识,提高学生的共同阅读能力。学校应注意不能把校园图书漂流活动作为一种功利性事件完成,而是应该更进一步深层挖掘阅读活动的含义。
竞争环境和工作的压力使人变得浮躁和功利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没时间看书”是让很多人放弃阅读的理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发布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国民阅读率*次低于50%;在我国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4.5本。在这样的阅读现实前,图书漂流虽然凭着其新颖独特而又带点浪漫色彩的传递方式成为当前的风潮,特别是年轻人的阅读时尚,但尚未成气候。据统计,目前的图书回漂率*为30%。在漂流活动中,当读者获知可以无条件地拿走图书,第**反应是惊喜,接着就是对这项活动能否持续的置疑,80% 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活动持续不下去”。你知道“图书漂流柜”是什么吗?
在学校内部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初衷就在于不*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懂得奉献,更要让学生懂得不能将他人的物品占为己有的道理。学生在爱惜书籍、保护书籍的基础上,定期将书籍归还到图书漂流柜中,势必会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也能逐步扩大阅读书籍的范围,使学生可以阅读更多书籍,真正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学生能够在课后随时借阅图书,自主开展阅读,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盈着书香。图书漂流柜全天运行的话会耗很多电吗?江苏图书漂流柜容量
**次使用图书漂流柜,有哪些注意事项?湖北图书漂流柜放在学校哪里
首先,经济条件制约了图书漂流的普及。由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图书漂流在中国的遭遇也就是可理解的了。其次,中国文化是藏书文化,人的学问、修养可以用藏书来衡量。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的藏书情结是难以使其与他人共享藏书的,所以图书漂流这种外来的文化产物还难以让多数人接受。而图书漂流红火的国家一般是基督教国家,他们的文化是用书文化。他们相信让别人读书对社会有益,**终也使自己受益。这种信仰支持图书漂流。并且,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文化也难认同这种理想主义色彩浓厚的行为。湖北图书漂流柜放在学校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