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校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省教育厅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全省校服分工协作、联合监管工作机制,省教育厅明确由省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具体负责监督指导全省学校校服日常管理工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生产、销售环节校服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工作实际,明确校服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采取多种措施减免校服费用或无偿提供校服。有条件的地区,可向中小学生无偿配发校服,并优先配发给农村地区中小学生。鼓励供货企业按一定比例向特殊群体学生无偿提供校服,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公益捐助校服。五、强化监督管理(一)完善监督备案制度。校服采购应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做好采购各环节资料的收集整理,包括采购申请、征求意见函、采购方案、采购合同、过程性资料、采购结果等。所有档案资料存档备查。(二)制定着装管理制度。各地各校要制定校服穿着规范,明确管理要求,把校服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校服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助力提升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具体可操作,确保面向全体学生可执行,面向全体老师可管理。(三)建立内部约束制度。各地各校要将校服选用采购工作纳入廉政风险防控重点,及时排查主要廉政风险点,细化预警防控措施。要将校服管理工作列为学校督促检查内容之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校服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违反程序、弄虚作假、收取回扣等违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六、建立联动机制各地应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的部门联动机制,分工合作。 校服管理系统,实现校服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升管理质量!福建校服管理系统
校服生产企业按合同约定生产供应校服。采购单位在接收校服时,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校服送至法定检验机构(优先送省级及以上的检验机构)进行专业检验,并取得本批次成衣质量检测合格报告。检验费用不得强制向家长收取。四、完善服务保障(一)信息技术保障。各地要加强统筹,指导区域内校服供货企业建立完善校服服务体系,提供相对固定的购买渠道,备足货源,方便学生家长退换货及再次购买。督导学校建立校服评价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校服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作为续签合同及今后采购的依据。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校服采购、验收、售后、备案等全流程信息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二)回收利用保障。各地各校要立足环保节约原则,探索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以旧换新、以小换大、义务捐赠、定点投放等校服回收利用体系。通过捐赠等方式促使校服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废弃校服等方式促使部分校服原材料得以重新利用,选用礼服式校服的,可由学校统一购买供学生循环使用,真正实现校服作用化,资源消耗小化。(三)特殊群体保障。各地要结合实际,探索完善特殊群体保障机制。对家庭贫困、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 内蒙古校服备案软件中小学校服登记信息管理软件,快速处理校服登记事务,节省时间和精力!
附件中小学校服选用采购规范流程一、召开班子会集体决策校服事项将校服选用采购工作纳入“三重一大”事项管理,由学校领导集体决策,在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选用需求(包括采购年级、款式、套数、件数、价格区间、供应企业服务年限等),并制定工作方案,形成会议纪要。二、征集家长采购意向将班子会决策的校服选用工作方案向所有家长征求意见,发放“统一着装征求意见函”,原则上家长同意着装率达到80%以上方可进入选用采购环节。三、组建选用组织学校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教师、学生、家长与社会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其中学生和家长占比不得低于80%。学校管理人员可作为召集人,负责选用采购组织管理工作。选用组织自主决策,民主协商,遇到分歧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策,每次商讨会决策需形成会议纪要。四、确定校服选用模式选用组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的校服选用模式,校服选用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按照流程自主确定企业;二是按照流程初选出不少于3家企业,再组织家长投票确定企业;三是委托第三方招标代理机构公开招标确定企业。五、展示展评具体环节。
5.考察供货企业。企业根据采购公告提供相关资料,选购单位对其资格性及资料的符合性进行审查,并做好深度调研。可实地考察校服生产企业资质、质量保障能力、售后服务水平、社会信誉度,夯实采购工作基础。为保证公正性、竞争性,参与企业不少于3家。6.确定供货企业。选购单位坚持“质优价宜”“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按照确定的采购方式组织评审,确定供货企业。优先采用综合评分法,防止校服企业低于成本报价中标或为降低成本质量。建立样衣封存制度。邀请经考察符合条件的供货企业到指定地点或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进行样衣展示、说明。选购单位不得指定供货企业。7.签订供货合同。选购单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与确定的供货企业签订合同,合同应包括执行标准、质量、价格、数量、品质鉴定、样衣封存、服务和违约等条款。家长付费购买校服的由学校签订校服采购合同,不得委托家长委员会或校服选购组织签订校服采购合同。8.严格供应验收。校服供应和验收实行“台账”和“明标识”制度。供货企业提供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当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选购单位可依据T/SCZXXHQ001《校服(园服)采购与验收规范》进行验收。校服管理系统,实现校服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让工作变得更轻松!
不得滥用行力,妨碍供应商进入本地市场,限定或变相限定购买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除财政出资购买校服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不得作为采购单位采购校服并强制购买。三、严格执行标准,保证校服品质采购单位进行校服选购时,要在合同中标明校服执行标准,校服安全与质量应符合《中小学生校服》(GB/T31888-2015)、《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31701-2015)、《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等国家标准。校服生产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严禁降低标准生产和采购校服。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相关指标要求。校服供应和验收要严格执行“明标识”制度。采购单位选购的校服应具备齐全的成衣合格标识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成衣质量检验合格报告,检验报告中检验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GB/T31888-2015标准所列的全项目;在接收校服时,应进行检查验收,查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质量标识。鼓励实行“双送检”制度,即在供货企业送检基础上,采购单位随机抽样送法定检验机构(优先送省级及以上法定检验机构)检验,相关送检费用不得向学生家长收取。按要求保留校服样品,以备复查复验。中小学校服信息管理软件,智能统计分析,为校服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海南中小学校服登记管理系统
校服软件定制,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打造专属的校服管理系统,超实用!福建校服管理系统
17.要培育践行绿色环保节约理念,探索学生校服循环使用模式,创新校服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等回收利用机制,厉行勤俭节约,减少资源浪费。18.加大校服发展保障力度,学校要对家庭贫困学生、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等,采取多种措施无偿提供校服,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公益捐助学校或学生校服。七、强化监督问责19.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区中小学校校服选用采购全工作流程的监督检查,对不认真履职、违反程序进行校服选购的,要责令限期整改、严肃追责问责;对统一购买、接收校服的采购单位在接收校服时,未按要求进行检查验收,或对由供货企业直接供货至采购单位未尽到提醒验货义务,导致学生购买到质量不合格校服产品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要指导学校建立校服质量问题报告制度,发现校服质量问题,时间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妥善处理,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报告,配合相关部门对有质量问题的校服进行调查处理。加强与师生家长联系,准确、及时、客观地向社会发布相关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20.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生产、销售环节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福建校服管理系统
促进校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省教育厅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全省校服分工协作、联合监管工作机制,省教育厅明确由省教育评估监测研究院具体负责监督指导全省学校校服日常管理工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生产、销售环节校服产品质量监管等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工作实际,明确校服工作归口管理部门...
贵州中小学校服管理系统
2025-08-12湖北中小学校服备案系统
2025-08-12陕西中小学校服登记管理系统
2025-08-12安徽学校校服登记信息管理平台
2025-08-12河北中小学校服信息管理软件
2025-08-12辽宁校服信息管理软件
2025-08-12安徽校服管理系统
2025-08-12陕西学校校服信息管理系统
2025-08-12云南学校校服登记管理软件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