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U与PU的性能对比:1. 耐磨性与弹性TPU具有出色的耐磨性和弹性。其耐磨性能优异,磨耗量低,且弹性好,能在外力作用下迅速恢复原状。PU虽然也具有良好的弹性,但在耐磨性方面可能稍逊于TPU。2. 硬度与强度TPU的硬度范围广,可以通过改变配比得到不同硬度的产品。TPU的机械强度高,抗冲击性、承载能力、耐寒性和减震性能***。而PU的硬度相对较低,但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屈折性能优异。3. 耐候性与耐温性TPU的耐候性和耐温性较好,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PU的耐候性和耐温性可能稍逊于TPU,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PU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4. 加工性能TPU的加工性能好,可以采用注塑、挤出、吹塑、压延等加工方式进行成型。这使得TPU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生产效率。而PU的加工性能相对较差,需要特定的加工设备和工艺。5. 环保性能TPU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废弃物料能够回收并重新利用。TPU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PU的环保性能可能稍逊于TPU,因为PU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并难以降解。在诸多传统领域中,TPU凭借环保、高性能等优势取代PVC和橡胶材料是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上海联景TPU280AE-FRM/V

吸湿对TPU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TPU因为具有酯基,所以有很高的吸水性,在暴露在空气下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聚醚型TPU比聚酯型TPU的吸湿速度快,且含量可达1.5%。吸湿后的TPU会在加工时产生汽泡,所以在加工前必须除去。同时,它还使TPU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下降。有实验表明,吸湿量达0.182%时拉伸强度下降可达30%,不过此类吸收的水没有引起降解,只是增塑作用,故可加热除去,恢复其性能。TPU分子量对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分子量对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见表格。可见,平均分子量在33000~36000时,拉伸性能达到比较大。这是因为随着平均分子量的增加,增加了TPU物理交联的网状结构和TPU链的缠结,从而使TPU链的网状结构刚性增加,伸长率下降。因此可利用这个特点来判断TPU回料的降解情况(分子量降低)和TPU原料粒子的稳定性(批次之间的分子量是否存在大差异)。上海联景TPU280AE-FRM/VTPU薄膜在智能穿戴设备中有所应用,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的表带和表壳。

虽然TPU有许多分类,但在分子结构上属于聚氨酯。那么它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呢?根据合成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中,预聚按有无预聚可分为预聚法和一步法:先加入二异氰酸酯和大分子乙二醇的反应时间,再加入扩链剂生成TPU,一步聚合乙二醇、二异氰酸酯和同时将扩链剂混合生产热塑性聚氨酯。溶液聚合是将二异氰酸酯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大分子乙二醇使反应时间延长,再加入扩链剂制备TPU。TPU的密度受软段类型、分子量、硬段或软段含量以及TPU聚集状态的影响。TPU的密度约为1.10~1.25,与其它橡胶和塑料的密度相近。在相同硬度下,聚醚型TPU的密度低于聚酯型TPU。
PU就是热塑性聚氨酯,是一类加热可以塑化、溶剂可以溶解的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与混炼型和浇注型聚氨酯比较,化学结构上没有或很少有化学交联,其分子基本上是线性的,然而却存在一定量的物理交换。所谓物理交换的概念,在1958年由SchollenbergeC.S.首先提出,是指在线性聚氨酯分子链之间,存在着遇热或溶剂呈可逆性的“连接点”,它实际上不是化学交联,但起化学交联的作用。由于这种物理交联的作用,聚氨酯形成了多相形态结构理论,聚氨酯的氢键对其形态起了强化作用,并使其耐受更高的湿度。TPU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杜邦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聚氨酯的合成材料,取名为TPU。

TPU聚醚、聚酯等低聚物多元醇组成软段。软段在聚氨酯中占大部分,不同的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性能各不相同。极性强的聚酯作软段得到的聚氨酯弹性体及泡沫的力学性能较好。因为,聚酯制成的聚氨酯含极性大的酯基,这种聚氨酯内部不仅硬段间能够形成氢键,而且软段上的极性基团也能部分地与硬段上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使硬相能更均匀地分布于软相中,起到弹**联点的作用。在室温下某些聚酯可形成软段结晶,影响聚氨酯的性能。聚酯型聚氨酯的强度、耐油性、热氧化稳定性比PPG聚醚型的高,但耐水解性能比聚醚型的差。 依靠TPU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油性优良等特性,生产出各种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上海联景TPU280AE-FRM/V
TPU是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安全无毒无危害,可回收再生利用,其应用范围广泛。上海联景TPU280AE-FRM/V
TPU与PU的应用领域:1. TPU的应用领域TPU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汽车领域,TPU用于制造汽车座椅、方向盘套、车门密封条等部件;在鞋材领域,TPU用于制造运动鞋底、休闲鞋底等;在医疗领域,TPU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医疗管道等。TPU还广泛应用于电缆、服装、管材、薄膜和片材等领域。2. PU的应用领域PU的应用领域同样***。在纺织领域,PU纤维(氨纶)用于制造弹性织物;在建筑领域,PU泡沫用于保温隔热材料;在交通领域,PU材料用于制造轮胎、密封件等。PU还广泛应用于涂料、黏合剂、织物整理剂、皮革修饰剂等领域。上海联景TPU280AE-FRM/V
TPU的透湿性能高于PVC,虽然透湿性并不是当时TPU进入纺织品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特性却正是纺织品所希望的。如今,纺织品的透湿能力已变得非常重要,而TPU依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不错手段。TPU用作布料的涂层已有近30年时间了。它的早应用,是取代人们一直认为是“外观和手感均不错”的PVC。PVC缺少柔顺性、增塑剂迁移、不耐磨、低温性能不好,而且透明性差,这些正好为TPU取代PVC创造了机会,虽然成本高了些,但是上述问题TPU都能解决。此外,TPU提供了出色的柔软手感、具有高的表面光泽,可加工成皮革那样的外观和感觉(鞋类制品)。TPU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其硬度范围广,可作为软硬质塑料使用,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