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个体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这两个门约占肠道菌群的90%,余下的由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组成。Vogt等人检查了AD患者的粪便样本,并将其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匹配的个体)进行比较。根据这项研究,AD的微生物组中,厚壁菌门和双歧杆菌属较少,而拟杆菌门较多。此外,他们观察到部分菌属的相对丰度与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根据Bäuerl等人的说法,转基因APP/PS1(Tg)小鼠模型也成功地展示了AD如何改变肠道细菌谱——趋向于变形菌门和韦荣球菌科,这可能诱导疾病进展和恶化。Cox等人证明拟杆菌的定植会促进Aβ沉积,而长期热量限制可能会肠道环境改变,并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而这些微生物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部分患者移植后可能出现短暂腹泻、腹胀等不适,多可自行缓解,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干预。四川直肠菌群移植安全性

目前,针对菌群移植(FMT)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初步达成13项标准和方法:(1)FMT诊疗服务与设施;(2)多学科诊疗团队;(3)供体的筛选与管理流程;(4)菌液制备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5)肠道准备;(6)FMT实施时机;(7)患者入选与排除标准;(8)移植剂量;(9)移植疗程和周期;(10)改善标准;(11)联合用药;(12)随访制度与随访平台的建立;(13)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本共识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按照GRADE推荐评价体系(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进行分级,证据质量分高、中、低和极低共4个级别,推荐强度分强烈推荐和一般性推荐共2个级别山东粪便菌群移植临床应用菌群移植的方式主要有结肠镜、灌肠和口服胶囊等。

肠道外疾病患者菌群移植宜采用鼻饲管、口服胶囊或灌肠方法行FMT(2C)一项关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Meta分析显示,FMT对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部分指标有改善作用。其中3项RCT研究均采用鼻十二指肠管途径输注菌液。在一项肝性脑病的RCT研究中,保留灌肠法一次性输注粪菌液可有效缓解肝性脑病的相关症状。有关肠道外疾病FMT诊疗缺乏高质量的RCT研究,也未有文献比较不同移植途径之间疗效的区别。考虑到患者行内镜的需求较肠道疾病患者低,且内镜操作风险更高,故宜采用相对便捷的鼻饲管、口服胶囊或灌肠方法行FMT。
菌群移植下消化道途径的选择:1.推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结肠镜输注菌液(1A)已有大量文献证实,经过结肠镜输注菌液,对CDI有明显的疗效、且改善率比较高。相比于其他下消化道途径来讲,结肠镜输注,理论上可使菌液与整个结肠接触面积达到比较大。2.如患者不适宜通过结肠镜输注菌液,推荐使用乙状结肠镜法、灌肠法、结肠置管法行FMT(2B)以上方法在CDI或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诊疗中,均有文献报道其效果明显。但乙状结肠镜法和灌肠法很难将菌液输送到回盲部,因此,菌液与结肠黏膜接触面较小;结肠置管法便于反复输注菌液,但会增加患者腹部与肛门的不适感。移植疗效与菌群在受体肠道的定植能力密切相关,如何维持菌群长期稳定是当前研究的关键方向。

菌群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当时被用于改善rCDI,有效率超过90%,目前已被临床医学指南及共识推荐用于复发性或难治性CDI,并逐渐推广应用于慢性constipati、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和炎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等肠道功能性和器质病变以及神经精神系统(自闭症、焦虑、抑郁症和帕金森病)、代谢系统和tumour免疫诊疗等。以上疾病病因复杂且传统的药物诊疗效果非常有限,应用FMT技术诊疗却获得了大部分的疗效认可。FMT诊疗constipati患者的变好率较常规诊疗可提高3倍以上;IBD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临床完全缓解,特别是针对年轻的IBD患者以及克罗恩病患者,FMT的缓解率超过60%;粪便菌群移植2年后,自闭症症状减轻了近50%。FMT诊疗是一种创新的、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诊疗方案,甚至被认为是新疗法!STING蛋白如何助力粪菌移植改善IBD?湖北菌群移植自闭症
菌群移植的疗效与植入菌群的多样性、活性密切相关,如何维持其在受体肠道的长期定植仍是研究重点。四川直肠菌群移植安全性
2021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希尔曼cancer中心和美国cancer研究所的联合研究,证实:通过粪菌移植改变肠道微生物组可以将对免疫疗法无应答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转变为应答者。他们首先选择了7位粪便提供者——他们在接受PD-1抑制剂诊疗后,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而接受粪菌移植的15位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处在另一个极端,此前包括PD-1抑制剂在内的多种疗法,对他们均没有任何效果。这15位患者接受了一次粪菌移植和PD-1抑制剂的联合诊疗,其中6名患者的tumor减轻或病情稳定,tumor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他们病情稳定,除了有一人在接受其他手术时意外去世之外,其余5人截至论文发表时仍然在世。他们发现经过粪菌移植后,患者的某些细胞因子的水平发生了变化,有可能是肠道微生物产生的某些物质与一些免疫细胞发生了相互作用,改变了免疫细胞的行为,并开始攻击tumor。四川直肠菌群移植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