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将自闭症(ASD)患者的粪便移植到无菌小鼠体内,小鼠子代出现了ASD症状,并且与接受正常人粪便的小鼠子代相比,其肠道菌群有明显差异。近日的一项开放性临床研究调查了FMT诊疗ASD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18名ASD患者中有16名接受了8周的FMT诊疗,其胃肠道症状评估量表(GastrointestinalSymptomRatingScale,GSRS)、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AutismRatingScale,CARS)、父母总体印象评分(ParentGlobalImpressions-III,PGI-III)和适应行为量表(AdaptiveBehaviorScale,VABS)都显示出明显改善,并且这些改善在诊疗后至少持续了8周,尤其是CARS的评分追踪2年后仍能提高50%。菌群制备需经过过滤、离心等步骤制成混悬液,新鲜菌群或冻存菌液的选择需结合临床场景与储存条件。湖北菌群移植有多少成功的

自从FMT技术开展以来,国内外对其临床实践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的方法,导致各类研究背后的临床疗效差异性较大,损害了医生和患者对FMT诊疗的信心,阻碍FMT研究的发展。在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中国国际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中国微生态诊疗创新联盟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的倡议下,我国较早关于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及临床应用共识制定,2020年7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发表《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中国共识》和《菌群移植途径的选择与建立临床应用中国共识》。菌群移植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将有力提高FMT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一步推进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四川腹泻使用菌群移植临床应用肠道菌群移植可能会改善愈后睡眠不佳情况。

菌群移植过程中菌液制备标准操作流程(SOP)粪便应在粪菌库的特定一次性容器中现场收集;在粪菌库外收集,应将收集的粪便迅速冷却至4℃,6h内送至粪菌库;在粪便库中接受信息登记、粪便鉴定、称重、评估和处理。处理过程尽量保持在厌氧环境中。菌液制备后放置-80℃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在菌液的使用当天,需放置37℃水浴箱解冻,解冻后的菌液必须在6h内使用完毕。1.菌液应在捐献后6h内,在厌氧环境下完成菌液制备(1A)2.菌液制备后放置-80℃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1A)3.每个供体捐献的粪便除了制备菌液和常规筛查检测以外,必须留一份2ml的菌液保存至少6个月,一旦出现异常具有可追溯性(1C)4.菌液必须注明供体信息代码、捐献日期、生产和出厂日期、有效期、剂量及存储温度等(2C)。
菌群移植的质量与安全1)严格的供体筛选准捐献者经过严格的筛选过程,不仅会从生理、个人史的角度、还会考察供体的心理、稳定性、持续性、食物耐受性等多个角度的临床评估以及一系列基于血清和粪便的检测,以排查包括耐药菌在内的病原体。通常约2%的预期捐赠者可以成为活跃的捐赠者。每2-3个月进行一次的问卷调查和体检。2)规范化生产标准菌群制备完全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将手机的粪便迅速冷却至4℃,6h内送至粪菌库;接受信息登记、粪便鉴定、称重、评估和处理。菌液制备后放置-80℃冰箱内保存。菌液必须注明供体信息代码、捐献日期、生产和出厂日期、有效期、剂量等信息。3)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FMT患者入选和排除标准;菌液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菌液制备完成后质控。各环节严格把控,确保安全。移植途径包括口服胶囊、结肠镜输注等,无创的胶囊方式因便捷性逐渐成为主流选择。

菌群移植下消化道途径的选择:1.推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使用结肠镜输注菌液(1A)已有大量文献证实,经过结肠镜输注菌液,对CDI有明显的疗效、且改善率比较高。相比于其他下消化道途径来讲,结肠镜输注,理论上可使菌液与整个结肠接触面积达到比较大。2.如患者不适宜通过结肠镜输注菌液,推荐使用乙状结肠镜法、灌肠法、结肠置管法行FMT(2B)以上方法在CDI或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诊疗中,均有文献报道其效果明显。但乙状结肠镜法和灌肠法很难将菌液输送到回盲部,因此,菌液与结肠黏膜接触面较小;结肠置管法便于反复输注菌液,但会增加患者腹部与肛门的不适感。菌群移植通过将健康人肠道菌群制备成混悬液,经肠镜或胶囊等方式植入患者肠道,重建其微生态平衡。广东菌群移植的适用人群
STING蛋白如何助力粪菌移植改善IBD?湖北菌群移植有多少成功的
益生菌有助于促进接受者的健康,而益生元是益生菌的主要食物来源21。Bonfili等人的一项研究使用了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L.brevis、L、L.paracasei、L.plantarum)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reve、B.longum、B.infantis)的混合物(称为SLAB51)处理AD转基因模型小鼠。四个月后,在AD小鼠中观察到双歧杆菌的增加和弯曲菌属的减少。在服用SLAB51的AD小鼠中,还观察到了肠道菌群的代谢物,如可改善认知功能的SCFA含量的改变。Ho等人的一项研究报道了肠道菌群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增加特定SCFA的产生,来抑制Aβ可溶性聚集体形成,从而预防AD。在一项研究中,Kobayashi等人表明B.breveA1的摄入降低了海马神经元中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基因的表达。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Abraham等人表明与未服用益生菌的小鼠相比,益生菌足以改善AD小鼠的认知能力。除了饮食干预和益生菌外,FMT是调节肠道菌群的很有效的诊疗选择。这种方法已显示出对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AD、帕金森病(PD)和多发性硬化症(MS)的改善。湖北菌群移植有多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