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美国FDA将FMT列入临床医学指南,推荐用于复发性艰难梭菌(rCDI),同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界医学突破”之一。
2016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微生态组发布了《关于儿童粪菌移植技术规范的共识》,对开展粪菌移植需必备的基本条件、儿童粪菌移植操作流程和安全性保障进行了规定。
2017年欧洲共识报告《粪菌移植的临床应用和操作》也推荐FMT用于复发性艰难梭菌(rCDI)。
2018年英国胃肠病学会联合医疗学会共同发布了《粪菌移植在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以及其他潜在并发症》指南,针对FMT在复发性难治性艰难梭菌以及其他潜在并发症的相关内容提供指导建议。 菌群移植技术成功用于腹泻患者!河北肠道菌群移植的效果

早在1988年,澳大利亚消化病中心托马斯·布罗迪(ThomasBorody)教授利用粪便菌群移植应用在一名对其他药物无效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第二年,布罗迪团队又用粪便菌群移植疗法对59位患有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回肠炎等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20位患者得以痊愈,另有9位患者症状改善。目前,很多研究小组正在尝试肠道菌群移植疗法,也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肠道菌群移植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虽然展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但是仍然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优化供体选择、给药*式等,以找到更具突破性的手段。广东自闭症使用菌群移植成功案例菌群移植成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肠道菌群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是将健康人肠道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生态,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缓解。该技术目前已成为临床调节肠道菌群紊乱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已证实对诸多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相关疾病具有明确疗效。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已解决了80-90%的对艰难梭菌无反应的反复复发。在FMT期间,将经过精心筛选的健康粪菌供体的粪菌制剂移植到患者的结肠中。有多种给药途径(例如,通过结肠镜检查,鼻肠管,胶囊),每种途径都有独特的风险和益处。
FMT起源于中医疗法,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人粪清经过处理后诊疗食物中毒、发热、腹泻和濒临死亡的患者具有奇效。西方FMT起步晚,但是发展很快。1989年,Bennel等在《柳叶刀》上报道FMT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尽管FMT的临床疗效突出,但是2013年之前一直被认为是“民间偏方”。直到2013年初,华盛顿大学Surawiz教授领衔的合作组将FMT写进rCDI(复发性艰难梭菌)诊疗的临床指南,这在FMT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时代》杂志将其评为2013年生物医学的重大突破之一。随后,多国纷纷发布了关于FMT的临床指南/共识。菌群移植对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甚至一些神经精神疾病如自闭症等都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疾病负担日益沉重,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慢病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研究已取得大量重大科学成果,而作为肠道微生态诊疗的重要临床技术肠道菌群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通过一定方式移植到患者肠内,以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达到对肠内肠外疾病的诊疗或辅助诊疗作用。肠道菌群移植菌液的制备已成为当前临床应用和转化的热点。一图读懂:菌群-肠-脑轴。陕西小肠菌群移植厂家报价
上海沃本为患者考虑的好公司。河北肠道菌群移植的效果
2015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将菌群移植(FMT)纳入医疗服务收费项目。随后,通过本项目团队的努力,山东、河北、云南、广东等省份也将FMT纳入临床收费项目,推动了FMT在国内的发展。2020年8月20日,上海市将粪菌移植纳入医疗新技术目录,是我国早期个将FMT正式纳入临床医疗服务的直辖市。菌群移植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部分可不住院的患者可以通过提供肠道菌群胶囊方式为患者进行菌群移植服务,根据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刊登的共识提示对于部分疾病使用菌群胶囊效果与住院诊疗无统计学差异。河北肠道菌群移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