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群移植移植途径的选择:推荐在行FMT前评估消化道动力(1D)消化道动力影响菌液在消化道中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对于消化道动力差的患者,如一次性输注过多菌液,则极有可能引起或加重恶心、呕吐、腹胀、肚子疼等不良反应,故在行FMT前需评估消化道动力,并作为确定FMT路径与单次输注菌液体积的参考。例如,存在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不宜采用口服或鼻胃管路径;肠道动力缓慢的患者,应适当减少一次性输注菌液的量或减慢输注速度。消化道动力评估首先应询问病史,对于明显存在肠道动力紊乱的患者,可采用口服钡剂或小肠插管碘水造影法,既能动态观察消化道蠕动状况、又能观察消化道有无形态结构异常。不建议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因为它耗时久、且不利于动态观察,意义不大。菌群移植可改善自闭症症状!青海自体菌群移植成功案例

新鲜菌群移植对CDI的主要和次要改善率分别为91%和98%(Brandtetal,2012)。在另一项RCT研究中,首先FMT及随后重复FMT诊疗后就CDI的主要改善率和次要改善率分别变成了81%和94%(VanNoodetal,2013)。利用冻存粪菌诊疗CDI已经被证实和新鲜粪菌有着相近的疗效(Hamiltonetal,2012;Leeetal,2016)。一项基于80名患者的分析表明,FMT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仍然是安全的(Kellyetal,2014)。多变量分析(Fischeretal,2016a,b)结果提示,早期可用以预测FMT失败的因素包括严重/复杂的CDI,FMT期间的住院状态和既往与CDI相关的住院经历。江苏腹泻使用菌群移植仪器肠道菌群技术及其流程!

患者李某,女,20岁,内蒙古人。7年前出现排便次数减少,2-3日/次,有时候4-5日/次;排便费力,腹胀明显,夜间加重;服用泻药期间症状明显改善,停药后症状复发,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诊断为慢性顽固性astriction,辗转内蒙古、北京多家三甲医院诊疗无效,通过鼻肠管行FMT诊疗2个疗程和2个疗程的口服胶囊巩固诊疗。出院后每周随访1次,出院后1周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费力感明显减轻,腹胀消失,现已随访至1年,不服用任何泻药情况下能完全自主排便,1-2日/次。
益生菌包括鼠李糖乳杆菌(LGG)和双歧杆菌等,以双歧杆菌为例,它可以调节GABA的受体表达来改善ADHD患儿冲动行为以及各种情绪问题。
2022年一项研究[4]招募了30名ADHD患儿,对其进行8周的双歧杆菌补充剂(Bf-688)试验,研究发现:Bf-688在8周补充期间,患者的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和多动/冲动症状得到改善,体重和BMI增加。对于肠道微生物群,厚壁菌与拟杆菌的比例(F/B比率)显着下降。LEfSe分析显示,在8周的使用期间,厚壁菌显着减少,而变形杆菌显着增加。Bf-688停药4周(基线后12周)后,拟杆菌明显减少,志贺氏菌增加。 阿尔兹海默症难治难医?菌群移植带来新曙光!

目前研究多在探索菌群移植后受体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而对移植后病毒的变化知之甚少。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从肠道微生物群的不同成分进行分析,旨在证实FMT的安全性[9]。该项病例报告主要研究了一位14岁男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了II级皮肤GVHD和IV级肠道GVHD,常规药物无效后,在26天内间隔施行4次菌群移植,并分析每次移植后粪便样本中细菌、病毒的变化情况,随访120天。菌群移植后,患儿肠道细菌多样性增加,且细菌组成发生变化。FMT后,与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核苷酸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和通路得到恢复。且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在移植后降低,多个菌群分类群扩增,并表现出功能的改善。肠道病毒的多样性稳定升高,有尾噬菌体目的相对丰度增加。但由于只是个案,还需要更多相关实验进行探索。未来FMT实践应考虑重组肠道zhenjun和病毒的作用和重要性。上海沃本提高高标准供体的菌群移植!湖南自闭症肠道菌群移植
一图读懂菌群移植如何发挥疗效?青海自体菌群移植成功案例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牵头完成的“肠道菌群疾病分类模型创建及菌群移植的临床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肠道菌群移植可改善哪些疾病?功能性bianmi(FC)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时间间隔延长,排便疼痛,费力以及影响患儿食欲及生活质量.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增多,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FC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粪菌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至患者肠道,从而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重建肠道微生态系统.FMT可改善FC的临床症状,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安全,方便的优势,在FC的中具有良好的前景.青海自体菌群移植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