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电子清洗剂对 DBC 基板陶瓷层(多为 Al₂O₃、AlN 或 Si₃N₄)的腐蚀风险取决于清洗剂成分:酸性清洗剂(pH<4)可能溶解 Al₂O₃(生成 Al³⁺),碱性清洗剂(pH>12)对 AlN 腐蚀明显(生成 NH₃和 AlO₂⁻),而中性清洗剂(pH6-8)及电子级清洗剂(含惰性溶剂)通常无腐蚀风险。测试方法包括:1. 浸渍试验:将陶瓷层样品浸入清洗剂(85℃,24 小时),测质量损失(腐蚀率 > 0.1mg/cm² 为有风险);2. 表面形貌分析:用 SEM 观察处理前后陶瓷表面,若出现细孔、裂纹或粗糙度(Ra)增加超 50%,则存在腐蚀;3. 绝缘性能测试:测量陶瓷层击穿电压,若较初始值下降 > 10%,说明结构受损;4. 离子溶出检测:用 ICP-MS 分析清洗液中陶瓷成分离子(如 Al³⁺、Si⁴⁺),浓度 > 1ppm 提示腐蚀发生。通过以上测试可有效评估腐蚀风险,确保清洗剂兼容性。创新的清洁原理,打破传统清洗局限,效果更佳。中性功率电子清洗剂有哪些种类
去除功率LED芯片表面助焊剂飞溅且不损伤镀银层,需兼顾清洗效率与银层保护,重要在于选择温和介质与精细工艺控制。助焊剂飞溅多为松香基树脂、有机酸及活化剂残留,呈半固态附着,银层(厚度通常1-3μm)易被酸性物质腐蚀(生成Ag₂S)或碱性物质氧化(形成AgO)。需采用弱碱性中性清洗剂(pH7.5-8.5),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C12-14脂肪醇醚)与有机胺螯合剂(如三乙醇胺),既能乳化松香树脂,又可络合有机酸,且对银层腐蚀率<0.01μm/h。清洗工艺采用“低压喷淋+低频超声”组合:先用0.1-0.2MPa去离子水喷淋,冲掉表面松散飞溅;再投入清洗剂中,以28kHz超声波(功率20-30W/L)作用3-5分钟,利用空化效应剥离缝隙残留;然后经3次去离子水(电导率≤10μS/cm)漂洗,避免清洗剂残留。干燥采用60-70℃热风循环(风速<1m/s),防止银层高温变色。清洗后通过X射线荧光测厚仪检测,银层厚度变化≤0.05μm,光学显微镜下无腐蚀点,可满足LED封装的键合可靠性要求。安徽超声波功率电子清洗剂技术针对不同功率等级的 IGBT 模块,精确匹配清洗参数。
SnAgCu无铅焊膏清洗后铜基板出现的白斑,可能是清洗剂腐蚀或漂洗不彻底导致,需结合白斑特性与工艺细节区分:若为清洗剂腐蚀,白斑多呈均匀分布,与铜基板结合紧密,用酒精擦拭难以去除。原因可能是清洗剂pH值超出铜的稳定范围(pH<4或pH>10),酸性过强会导致铜表面氧化生成Cu₂O(砖红色)或Cu(OH)₂(浅蓝色),但混合焊膏中的锡、银离子时可能呈现灰白色;碱性过强则会引发铜的电化学腐蚀,形成疏松的氧化层。此类白斑通过能谱分析(EDS)可见铜、氧元素比例异常(Cu:O≈2:1或1:1)。若为漂洗不彻底,白斑多呈点状或片状,附着较疏松,擦拭后可部分脱落。因SnAgCu焊膏助焊剂含松香树脂、有机胺盐等,若漂洗次数不足(<3次)或去离子水电导率过高(>15μS/cm),残留的助焊剂成分或清洗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会在干燥后析出,形成白色结晶。红外光谱(IR)检测可见C-H、C-O特征峰,印证有机残留。实际生产中,可先通过擦拭测试初步判断:易脱落为漂洗问题,需增加漂洗次数并降低水温(<60℃)减少残留;难脱落则需调整清洗剂pH至6-8,并添加苯并三氮唑等铜缓蚀剂抑制腐蚀。
功率电子清洗剂能否去除铜基板表面的有机硅残留,取决于清洗剂的成分与有机硅的固化状态。有机硅残留多为硅氧烷聚合物,未完全固化时呈黏流态,含氟表面活性剂或特定溶剂的水基清洗剂可通过乳化、渗透作用将其剥离;若经高温固化形成交联结构,普通清洗剂难以溶解,需选用含极性溶剂(如醇醚类)的复配型清洗剂,利用相似相溶原理破坏硅氧键,配合超声波清洗的机械力增强去除效果。铜基板表面的有机硅残留若长期附着,会影响散热与焊接性能,质量功率电子清洗剂通过表面活性剂、螯合剂与助溶剂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分解有机硅聚合物,同时添加缓蚀剂保护铜基板不被腐蚀。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有机硅残留的厚度与固化程度调整清洗参数,确保在去除残留的同时,不损伤铜基板的导电与散热特性。对复杂电路系统有良好兼容性,清洗更放心。
清洗剂残留导致接触电阻升高的临界值需根据应用场景确定,一般电子连接部位要求接触电阻增加值不超过初始值的 20%,功率器件的大功率接口处更严苛,通常控制在 10% 以内,若超过此范围,可能引发局部发热、信号传输异常等问题。解决方案包括:选用低残留型清洗剂,优先选择易挥发、无极性残留的配方;优化清洗工艺,增加漂洗次数(通常 2-3 次),配合去离子水冲洗减少残留;采用真空干燥或热风循环烘干(温度 50-70℃),确保残留彻底挥发;清洗后通过四探针法或毫欧表检测接触电阻,结合离子色谱仪测定残留量(建议总离子残留≤1μg/cm²)。此外,对关键接触面可进行等离子处理,进一步去除微量残留,保障连接可靠性。创新温和配方,在高效清洁的同时,对 IGBT 模块无腐蚀,安全可靠。江门超声波功率电子清洗剂供应商
专为新能源汽车 IGBT 模块打造,清洗后大幅提升电能转化效率。中性功率电子清洗剂有哪些种类
清洗功率模块的铜基层发黑可能是清洗剂酸性过强导致,但并非只有这个原因。酸性过强(pH<4)时,铜会与氢离子反应生成 Cu²⁺,进一步氧化形成黑色氧化铜(CuO)或碱式碳酸铜,尤其在清洗后未及时干燥时更易发生,此类发黑可通过酸洗后光亮剂处理恢复。但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发黑:如清洗剂含硫成分(硫脲、硫化物),会与铜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铜(CuS),这种发黑附着力强,难以去除;若清洗后残留的氯离子(Cl⁻)超标,铜在湿度较高环境中会形成氯化铜腐蚀产物,呈灰黑色且伴随点蚀;此外,清洗剂中缓蚀剂失效(如苯并三氮唑耗尽),铜暴露在空气中氧化也会发黑。可通过检测清洗剂 pH(若 < 4 则酸性过强嫌疑大)、测残留离子(硫 / 氯超标提示其他原因)及发黑层成分分析(XPS 检测 CuO 或 CuS 特征峰)来判断具体诱因。中性功率电子清洗剂有哪些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