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均匀性保障:关键辅助设计压力可调模具的重点不仅是“调压力”,更要“调均匀压力”(避免局部压力过大导致电解质碎裂或界面接触不均),因此需配合以下设计:弹性缓冲层:在压力托盘与电芯之间加装薄金属弹片或聚四氟乙烯垫片(厚度0.1-0.5mm),通过微量形变补偿电芯表面的平整度误差,实现压力均匀分布。多传感器阵列:部分高精度模具在压力托盘不同位置嵌入多个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各点压力值,若偏差超过阈值(如>0.2MPa),通过控制系统微调托盘角度(如倾斜补偿)。可扩展通道数的固态电池测试模具。安徽固态电池测试模具组装测试

压力控制系统:模拟真实工况:压力范围与精度需求匹配:基础研究可选0–15T低压范围;产业化验证需24T–30T(如模拟汽车碰撞挤压测试)。稳定性:压力波动应≤1MPa/10min,避免数据漂移。加压方式螺栓/弹簧机械式:成本低,适合固定压力场景(如教学)。气动/液压式:压力连续可调、精度高(±0.05%FS),支持实时监控,适合科研与失效分析。建议:精密研究选液压/气动系统,辅以集成压力传感器。尺寸与兼容性:适配不同电池规格模具腔体直径:覆盖φ8mm(纽扣电池)至φ25mm(小型软包),需匹配电池尺寸。多规格模组(如10mm/16mm/25mm)可提升灵活性。有效空间要求:压力机有效空间需>电池尺寸(如160×160×150mm),避免干涉。示例:φ20mm硫化物电池需选25mm腔体模具,预留膨胀空间。安徽三电极固态电池测试模具批发价格快速夹紧机构固态电池测试模具。

选择要点材质:根据测试需求选择,如需要耐高温、耐腐蚀的环境,可选择陶瓷、PEEK等材质的内胆;需要坚固耐用的结构,可选择不锈钢外架。尺寸和规格:根据待测试固态电池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模具尺寸,确保电池在模具中能够稳定放置。性能指标:考虑模具的耐压能力、密封性、易于组装与拆卸等性能,耐压能力要满足测试压力要求,密封性好可防止电解液泄漏,易于组装与拆卸能提高测试效率。功能需求:若需要实时监测压力、温度等参数,可选择带有感应机构和相应传感器接口的模具;若需要观察测试过程,可选择具有可视化功能的模具。
手动加压模具:缺点 :加压精度有限 :依赖人工手动施加压力,难以精确控制压力的大小和稳定性,加压精度一般较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增加,压力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效率低下 :手动加压速度慢,对于多个样品的测试,需要反复进行手动操作,耗时费力,测试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或高通量测试。劳动强度大 :需要操作人员持续施加较大的力量,特别是在进行长时间的测试时,容易导致操作人员疲劳,甚至可能引发操作失误。压力均匀性差 :手动加压时,压力可能集中在局部区域,导致模具内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影响电池内部材料的接触效果,进而降低电池的性能和一致性。支持原位表征的固态电池测试模具。

选择或设计模具时的考虑因素测试目标: 是研究界面压力影响?还是高温长循环?是否需要原位压力/温度监控?是否需要气氛控制?电池类型和尺寸: 纽扣电池?软包电池?尺寸多大?测试条件:目标压力范围: 几MPa到几十MPa不等。目标温度范围: 室温?60°C?80°C?100°C以上?是否需要气氛控制?预算: 简单弹簧模具成本低,带气动/液压、压力传感、集成加热的模具成本很高。自动化需求: 是否集成到自动化测试线上?标准化: 是否遵循某些行业或实验室内部标准?支持充放电与EIS联用的测试模具。贵阳学校实验室固态电池测试模具
适用于高电压体系的绝缘测试模具。安徽固态电池测试模具组装测试
固态电池测试模具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扣式测试模具(Coin Cell Mold)结构:类似传统锂电池扣式电池,由上下壳体、垫片、电极片、固态电解质片、弹簧顶针等组成,通过扣合或螺丝固定密封。适用场景:实验室小规模研发,用于测试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界面阻抗、充放电性能等。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方便,适合材料筛选和基础性能研究。示例:常用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测试,通过施加恒定压力(如弹簧加压)确保电极与电解质的紧密接触。安徽固态电池测试模具组装测试
固态电池测试模具的设计需围绕固态电池的特性(如依赖界面紧密接触、对环境敏感等)展开,功能包括:组件准确固定:确保正极、固态电解质、负极的对齐与贴合,避免因位移导致的界面接触不良(固态电池的离子传导高度依赖电极-电解质界面的紧密接触)。密封与环境隔离:隔绝空气、水分(部分固态电解质如硫化物易水解)、杂质,防止其对电池材料(如锂金属负极、敏感电解质)的腐蚀或性能干扰。环境参数调控: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温度(-40~150℃)、压力(0~50MPa)等条件,评估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测试接口集成:预留电极引出端,方便连接电化学工作站、充放电测试仪等设备,实现阻抗、循环寿命、倍率性能等参数的测量。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