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机
聚苯硫醚企业商机

主要塑料种类的分类和性能示意图见图1。图1主要塑料种类的分类和性能示意图PPS由硫原子和亚苯基环以对位替换模式形成,链规整性强;分子结构中含有高度稳定的化学键,形成一个具有热稳定性的晶体点阵,使其对热降解和化学反应均具有很高的分子稳定性;刚性结构的苯环和柔性结构的硫醚键,使其除具有一般工程塑料的性能外,还兼具某些独特的性能,比如优异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阻燃性、电性能突出、高刚性、尺寸稳定性、熔融流动性好等。PPS分子结构示意图见图2。图2PPS分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分子量的高低,PPS树脂可以分为高分子量、中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树脂。聚苯硫醚在负荷下的耐蠕变性好,硬度高;耐磨性高,其1000转时的磨耗量只有0.04g.陕西增强聚苯硫醚注塑

陕西增强聚苯硫醚注塑,聚苯硫醚

红外吸收光谱法当一定波长的红外光照射到被测样品上时,该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它一样,两者就会发生共振,此时光的能量通过分子偶极矩的变化传递给分子,这个基团就会吸收该频率的红外光而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红外吸收峰。红外光谱法鉴别纤维是根据组成纤维分子的各种化学基团,无论存在于何种化合物中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吸收带的位置,不同纤维有不同的红外吸收谱图,将测得试样的红外光谱图与已知纤维的红外光谱图核对比较,就可以推断出纤维含有哪种基团和化学键以及各自数量的多少,以此来鉴别纤维的种类。红外光谱的波长范围大约为0.75~1000μm,通常将红外光谱分为近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远红外三个区域,其波长、波数之间的关系见表3。一般近红外光谱是由分子的倍频、合频产生的,中红外光谱属于分子的基频振动光谱,远红外光谱则属于分子的转动光谱和某些基团的振动光谱。由于绝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基频吸收带都出现在中红外区,因此中红外区是研究和应用**多的区域,通常所说的红外光谱即指中红外光谱。陕西增强聚苯硫醚注塑其突出的特点是耐高温,耐腐蚀和优越的机械性能。

陕西增强聚苯硫醚注塑,聚苯硫醚

合成聚苯硫醚由**初的涂料级和注塑级发展到现在的涂料级、注塑级、纤维级、薄膜级和挤出级均得到高速发展 [2],聚苯硫醚目前主要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硫化钠法、硫磺溶液法、氧化聚合法等。硫化钠法:通过对二氯苯和硫化钠在极性溶剂中加热缩聚得到。原料价格低廉易得,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产率较高,但是原料精度控制制备困难,硫化钠脱水困难,工艺生产流程长。是目前工业生产的**主要的生产方式。硫磺溶液法:在175℃~250℃、六甲基磷酸二胺或N一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的条件下,对二氯苯和硫磺在常压下发生缩聚,原料纯度高,产品质量好,反应周期较短,生产成本低,但是硫磺的提纯技术难度较大,反应需要引入还原剂和助剂,导致副产物增多。

聚苯硫醚(PPS)是一种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分子链主链是由苯环与硫原子交替排列而成,苯环提供刚性,硫原子提供柔顺性,分子结构对称易于结晶。结晶温度Tc为125℃,玻璃化转化温度Tg为88℃,熔点为285℃,密度约为1.34g/cm3。聚苯硫醚具有表面硬度高、机械性能高、耐高温、热稳定性好、耐化学腐蚀、绝缘性好的特点,可制成各种功能性薄膜、涂层和复合材料。被称为继聚碳酸酯(PC)、聚酯(PET)、聚甲醛(POM)、尼龙(PA)和聚苯醚(PPO)之后的第六大特种工程塑料.纯聚苯硫醚在厚度为0.8mm时便可通过UL-94 V0级。

陕西增强聚苯硫醚注塑,聚苯硫醚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在以往的文章中经常提到的聚苯硫醚与聚四氟乙烯共混形成的复合材料。聚四氟乙烯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高键能的碳氟键,碳链外有氟原子形成的屏蔽效应,使得其具有优异的自润滑性、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耐高低温、耐老化等优点,与聚苯硫醚结合不仅能够发挥两者的优势,还能够改善聚苯硫醚韧性差,机械强度低、耐磨损性能低的缺点。两者的结合可谓是“天作之合”。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不可缺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我国的聚苯硫醚市场蓄势待发,然而材料却常常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聚苯硫醚用于汽车工业占45%左右,主要用于汽车功能件。郑州玻纤增强聚苯硫醚注塑

聚苯硫醚因性能脆而很少使用,应用的聚苯硫醚多为其改性能品种。陕西增强聚苯硫醚注塑

纯聚苯硫醚的相对密度为1.3,但改性后会增大。PPS吸水率极小,一般只有0.03%左右。聚苯硫醚的阻燃性好,其氧**高达44%以上,与其他塑料相比。聚苯硫醚在塑料中属于高阻燃材料(纯PVA的氧**为47%,PSF为30%、PA66为29%、MPPO为28%、PC为25%)。合成PPS的方法很多,如卤硫酚盐的自缩聚,对卤二苯和硫磺的熔融聚合,硫磺和苯的亲电子反应。碱金属硫化物与对二卤苯的溶液缩聚(硫化钠法),硫磺和对二氯苯的溶液缩聚(硫磺溶液法),二苯二硫醚在路易斯酸作用下的聚合等等。目前用于工业生产的为硫化钠法和硫磺溶液法。陕西增强聚苯硫醚注塑

与聚苯硫醚相关的产品
与聚苯硫醚相关的问答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