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机
聚醚醚酮企业商机

产品特性

编辑



  PEEK(聚醚醚酮)塑胶原料是芳香族结晶型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其熔点为334℃,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冲击、阻燃、耐酸碱、耐水解、耐磨、耐疲劳、耐辐照及良好的电性能。


耐高温



  PEEK树脂具有较高的熔点(334℃)和玻璃化转变温度(143℃),连续使用温度为260℃,其30%GF或CF增强牌号的负载热变型温度高达316℃。



机械特性



  PEEK(聚醚醚酮)塑胶原料树脂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刚性,它具备与合金材料媲美的对交变应力的优良耐疲劳性。 聚醚醚酮具有极低的吸湿性。增强聚醚醚酮改性

增强聚醚醚酮改性,聚醚醚酮

英文同义词: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polyetheretherketone

耐高温性——聚醚醚酮PEEK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43℃)和熔点(Tm=334℃),其负载热变形温度高达316℃,瞬时使用温度可达300℃。


聚醚醚酮


机械特性——聚醚醚酮PEEK具有刚性和柔性,特别是对交变应力下的抗疲劳性非常突出,可与合金材料相媲美。

自润滑性——聚醚醚酮PEEK具有优良的滑动特性,适合于严格要求低摩擦系数和耐磨耗用途的场合,特别是用碳纤维、石墨、PTFE改性的滑动牌号的PEEK耐磨性非常优越。

耐腐蚀性——浓硫 酸外,PEEK不溶于任何溶剂和强酸、强碱,而且耐水解,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阻燃性——聚醚醚酮PEEK具有自熄性,即使不加任何阻燃剂,可达到UL标准的94V-0级。

易加工性——由于PEEK具有高温流动性好,而热分解温度又很高的特点,可采用多种加工方式: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模压成型及熔融纺丝等。

聚醚醚酮(PEEK) 聚醚醚酮的加工方法:用硬合金刀进行加工,并加冷却液,防止材料产生应力 增强聚醚醚酮改性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

增强聚醚醚酮改性,聚醚醚酮

2.聚醚醚酮SLS工艺商业化的大部分SLS粉末床激光烧结设备预热温度都在200℃左右,以烧结尼龙材料为主流,材料的加工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加工预热温度在所允许预热温度范围内的材料。对于高分子材料的预热要遵循一个原则:预热温度要达到其软化温度,聚醚醚酮作为一种高熔点的半结晶态材料预热温度需要达到300多度,故而现有的大多数SLS打印机无法对其进行打印。基于塑料的3D打印由于耐温性和强度而无法与金属竞争,而聚醚醚酮的出现使特种塑料以及复合材料在很多领域开始与金属材料展开竞争,而且高分子材料比某些金属具有更好的强度重量比。3D打印功能件的制造应该向着更高容量、轻量化以及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PEEK自研制出来,一直被有关生产厂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国防军工材料,对许多国家限制出口。为了满足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和民用的急需,吉林大学特种工程塑料研究中心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EK树脂合成工艺技术,长春吉大高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该技术建设了500t/aPEEK装置。在国际市场上,标准级PEEK售价一般为35~40美元/磅,过高的价格限制其应用范围。国产PEEK由于原料和设备全部立足于国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国产PEEK的市场售价可大幅度低于国际市场现价。国产PEEK投产后,很快实现了替代进口,占领国内市场。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还带动了国内PEEK树脂制品行业的发展。 在5G产业中,由于PEEK材料有低介电常数与金属替代等特性,因此可以用于天线模块、滤波器、连接器等组件。

增强聚醚醚酮改性,聚醚醚酮

晶须增强改性晶须是指高纯度单晶生长而成的直径几微米、长度几十微米的单晶纤维。机械强度近似等于原子间价键力的理论强度,是一类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补强增韧材料。以CaCO3晶须为填料,通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得PEEK基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在干摩擦条件下,填充CaCO3可明显降低PEEK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CaCO3晶须含量增加,CaCO3/PEEK复合材料摩擦系数持续降低,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也随着CaCO3晶须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晶须含量为15%时磨损率达到zui低.耐候性。优良的耐候性能,聚合物可用于制造工作环境要求严格或需要经常耐处理的组件。增强聚醚醚酮改性

聚醚醚酮长期使用温度约为200℃,仍可保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有优异的长期耐蠕变性和耐疲劳性能。增强聚醚醚酮改性

5G材料介绍之—聚醚醚酮聚醚醚酮材料有低介电常数与金属替代等特性,5G领域可以用于天线模块、滤波器、连接器等相关的组件,如今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个材料。以下内容转载自威格斯公众号在整个塑料工业中,聚醚醚酮被大范围公认为是一种的高性能聚合物(HPP)。但长期以来,汽车、航空航天、油气和医疗设备行业的优先材料都是金属。聚醚醚酮聚合物正在迅速改变这种思维定式。对PAEK的研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1978年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才对聚醚醚酮申请了专利,而威格斯聚醚醚酮聚合物于1981年souci实现商业化。增强聚醚醚酮改性

与聚醚醚酮相关的产品
与聚醚醚酮相关的问答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