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规划目标:
以园区为中心,实现管理智能化、服务智慧化、营销智慧化。实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标准体系创新。
管理智慧化:创业园区政策信息的及时传递。构建诚信、规范的创业园区产业环境,加强对园区的监管。
营销智慧化:创业园区商业营销信息的及时发布和掌握;园区商业客户需求的及时了解和沟通;降低商业的运作成本。
服务智慧化:方便、快捷、可信的获得创业园区信息和交流;方便、快捷、可信、优患的实现刨业园区服务和产品交易。 顺应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这是传统产业园区所不具有的,也是产业园区发展的方向所在。温州企业智慧园区公司
总体上看,国内智慧园区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此阶段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为园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和服务仍处于分散状态,未形成协同集约效应,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尚不完善、仍有缺位。与此同时,在园区分布地域上,智慧园区发展水平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园区与东部园区的智慧化发展水平存在梯度差,东部经济区域在地理交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倾斜等方面更具优势。苏州企业智慧园区方案智慧化不单提升园区吸引力,而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
能源管理系统建成后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操作级、管理级、决策级三级能源管理模式,通过权限控制为不同管理层级提供定制的管理窗口。
2对各类能耗进行实时在线监视,对能耗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储存及查询,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图表直观展示。能耗种类包括:电、水、冷/热
3对电能进行分项计量管理和分区域管理;对用水按照用途和主要用水区域管理;对用冷按照区域管理根据各区域的用能特性进行能耗统计分析,进行能耗核算、费用分摊、实行能耗限额标准管理,规范能源使用方式,控制能源支出
4实时监测建筑能源消耗指标,并对各区域当前能耗水平评价考核
5对建筑主要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和低效运行现象,杜绝能源浪费
6提供多个能源分析工具,帮助管理人员发现不合理用能现象;
7.为节能技术改造提供数据依据,以及检验节能改造效果。
以物联网、云平台、多方面的IT建设为基础,进行园区资源集约化管理,打造绿色园区。一方面依据软件系统数据运算分析,制定公共设备季节性和昼夜运行模式,提高了各环节运行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科学调度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无线传感网等多项信息技术应用,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与运算,强化了辅助决策功能。系统可以更准确、直观地记录显示园区能源运行基础数据、能源负载情况、用电使用情况,与园区的客户管理、电子支付、智能停车、电子商务等其它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发掘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智慧园区要提供高的空间利用率、优异的办公环境,同时在各方面满足企业多元化和长期发展的需求。
智慧园区——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园区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第二阶段平台建设:围绕“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个层面,打造“智慧创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和营销一体化平台系统。完善组织保障、标准规范、运维管理和安全保障“四大体系”,构建“移动终端智能服务、客户管理、会员管理等”应用系统。
第三阶段智慧运营:完善综合管理、服务和营销一体化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平台,从而实现智能商业分析、智薏资产管理、精细营销服竻等;提升创业园区附加值,构建智慧创业园区产业生态链,实现智慧运营。 园区部署一套访客管理系统,可以读取身份证信息,可以扫描证件,还具有摄像头,对访客授予不同的进出权限。宣城行业智慧园区模块
智慧园区加深了园区、企业和人的良好互动,以服务于人作为对园区智慧化的中心需求。温州企业智慧园区公司
智慧园区建设将强化与园区产业的互动发展。一方面,智慧园区将会朝向创新化、生态化发展。未来智慧园区建设将会更加注重高新技术、生态环保型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慧园区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入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智慧产业。
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进一步融合。产业园区透过中心和关联产业的聚集,达到产业规模效应。未来城市发展与管理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并将智慧园区的管理职能融入到智慧城市的管理体系建设中去,实现智慧园区管理与城市化管理的高度融合。 温州企业智慧园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