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电子病历范围。电子病历是病历的一种记录形式,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使用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字、影像等数字化信息,并能实现存储、管理、传输和重现的医疗记录,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二)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承担主体责任,要依法依规严格保护患者隐私,不得以非医疗、教学、研究目的泄露患者的病历信息。医疗机构应明确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牵头部门,确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医务、科教、信息等相关部门落实管理责任,指导临床业务部门落实使用主体责任。医疗机构要强化纪检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电子病历信息使用权限滥用、信息泄露等行为的监管。要将电子病历信息规范使用管理情况纳入行政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绩效评价,出现违规操作、泄露信息等不良事件,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应部门和个人责任。设备异常自检保障诊疗零中断 。江西中国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落地

下一代电子病历系统的业务架构需实现以人为中心的数据模型重构,突破传统以就诊活动为中心的局限。其**特征包括:全流程覆盖:整合门诊、急诊、住院、手术、检查检验、随访、康复等全医疗服务流程,形成业务闭环。例如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通过技术中台实现诊疗流程重构。多学科协作:支持MDT(多学科会诊)、专科专病管理、临床路径等协作模式,打破科室壁垒。智能质控体系:构建基于大模型的三级质控架构(基础规则层、语义理解层、**验证层),实现边写边控、全程质控。数据显示,此类系统可使病历质量提升30%以上,医疗差错减少25%。临床决策支持:集成临床指南、药物相互作用提醒、诊疗方案推荐等智能辅助功能,提升医疗安全。患者参与机制:支持患者查阅、反馈、授权共享病历信息,增强知情权和参与度,推动医患信任建立。内蒙古2025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管理成本。

从评审级别的构成演变来看,早期高级别医院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结构——5级医院占绝大多数,6级医院数量有限,7级医院凤毛麟角。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结构逐渐向"橄榄型"转变,中高级别(6级)医院比例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5级医院约占高级别医院总数的84%,6级医院约占15%,7级和8级医院占比不到1%。这种结构变化反映出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区县级医院的表现。全国有超过几十家区县级医院通过了高级别评审,其中平阴县人民医院、太和县人民医院、曹县人民医院等更是通过了5级评审,创造了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其成功经验对广大区县医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智慧医疗分级评价标准进一步强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应用,体现了从电子病历向智慧医疗的演进趋势。这种转变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是评价理念的升级——从关注系统功能转向注重数据价值和智能应用,从单一系统评价扩展至整体医疗信息化生态评估。2025年6月20日至2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2025年智慧医院助力公立医院**与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大会(SHAQ)”在京隆重召开,大会以“汇科技、慧标准、惠民生”为主题,共同探讨“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政策标准、创新实践。危急值分级告警直达责任人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4级及以上占比为87.99%,较2022年提升了4.96个百分点。从2024年度电子病历参评情况来看,三级医院参与评审占比是35%,二级医院参与评审占比是62%,其他约3%。从数量来看,2023年度有11096家医院参评,2024年度有10910家医院参评。值得一提的是三级公立医院有3470家,平均级别为4级,二级公立医院6171家,平均级别为2.84级。全国公立医院9910家医院,电子病历平均水平为3.24级。2024年参评医院或许是18版高级别电子病历的“***一届考生”!违规操作实时提醒规避审计风险。内蒙古2025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信息系统
简化医护人员的操作。江西中国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落地
通过HL7/FHIR协议实现双向通信:HIS发送检验申请与患者档案,LIS回传结果并同步样本状态(如检测中)。关键接口技术包括数据映射(HIS检验单转LIS项目代码)和状态联动(患者端实时显示进度)。以危急值预警为例,LIS触发弹窗后HIS自动推送处置建议,体现流程闭环价值。通过HL7/FHIR协议实现双向通信:HIS发送检验申请与患者档案,LIS回传结果并同步样本状态(如检测中)。关键接口技术包括数据映射(HIS检验单转LIS项目代码)和状态联动(患者端实时显示进度)。以危急值预警为例,LIS触发弹窗后HIS自动推送处置建议,体现流程闭环价值。江西中国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