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末端通过“无强制对流”特性重构室内微环境,明显提升健康舒适性。传统空调因强制送风易导致空气流速>0.2m/s,引发“空调病”及呼吸道黏膜干燥;而辐射末端将空气流速控制在0.05m/s以下,配合单独加湿模块可将湿度稳定在40%-60%RH,使人体皮肤水分蒸发率降低58%。在医疗场景中,辐射末端与UVC-LED动态消杀模块结合,可将手术室空气菌落总数控制在5CFU/m³以内,术后影响率较传统空调降低73%。针对住宅场景,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场景化热舒适”:当检测到儿童房有人时,自动将辐射板水温调至25℃并启动局部负氧离子释放(浓度≥1500ions/cm³),模拟阿尔卑斯山空气环境;若识别到老人房夜间起夜,则联动地暖模块在30秒内将足部区域温度提升至28℃,减少温差刺激。更先进的是,系统引入“气候预补偿”技术,通过集成气象卫星数据与建筑BIM模型,提前24小时预测环境参数变化。例如,在寒潮来临前12小时,系统自动将地暖水温从32℃提升至35℃储备热能,使室内温度滞后时间从45分钟缩短至7分钟,同时结合光伏直驱技术,使光伏发电直接供给辐射末端,年度电费支出再降21%。智能辐射末端可连接手机 APP,远程调控温度,回家前就能提前备好舒适环境。南京户式地面辐射模块五恒系统辐射末端
五恒系统辐射末端的运行基于独特的辐射传热原理,与传统空调的对流换热截然不同。以毛细管网辐射末端为例,其内部布满了大量如发丝般纤细的管道,通常管径只为几毫米。在夏季制冷时,低温的冷水在这些毛细管中循环流动,通过辐射的方式将冷量传递到室内空间。此时,室内的热量会被毛细管网吸收,如同无数微小的 “热量收集器”,从而降低室内温度。而在冬季供暖时,热水在毛细管中流动,将热量以辐射的形式散发到室内,温暖人体和物体。这种辐射传热方式,无需借助大量空气的流动来传递热量,避免了传统空调因空气对流导致的室内温度不均匀问题,使得室内温度能够更加均匀、稳定地分布,为用户营造出舒适的室内环境。南京户式地面辐射模块五恒系统辐射末端五恒系统辐射末端依托毛细管网络,通过热辐射调节室温,让空间温度均匀且无吹风感。
在住宅建筑中,五恒系统辐射末端多采用毛细管或地面辐射形式,为居民打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而在商业建筑如写字楼中,由于人员流动量大、空间开阔,可能会更多地采用吊顶辐射板结合风机盘管的方式。吊顶辐射板负责大面积的温度调节,风机盘管则可以针对局部区域进行灵活调控,以满足不同办公区域和人员的需求。在酒店建筑中,考虑到客人对舒适度和安静环境的高要求,毛细管辐射末端搭配高效的新风系统,能为客人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相较于传统空调系统,五恒系统辐射末端在节能方面表现优越。传统空调往往需要将水温降低到较低水平(如 7℃左右)来实现制冷,供暖时则需要较高水温,能耗较大。而五恒系统辐射末端在夏季 20℃以上的水温条件下,就能通过辐射换热有效制冷,冬季在 28℃以上的低水温即可满足供暖需求。这是因为辐射换热的方式更为直接高效,减少了空气对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据相关数据统计,五恒系统相较于传统空调系统,可节省能源 20 - 40%以上。同时,辐射末端无机械部件,减少了因机械运转带来的能量消耗,其故障率也极低,只有 0.03%/ 年,使用寿命长达 50 年,大幅度降低了长期运行成本,为用户带来经济与环保的双重效益。五恒系统辐射末端的辐射效率达80%以上,相比对流空调节能30%-40%。
客厅是家庭活动和社交的中心区域,人员流动频繁,对空调系统的要求不仅要舒适,还要能够快速调节温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五恒系统辐射末端在客厅中的应用,可以与风机盘管等设备结合,形成动静分区的舒适环境。在客厅的主要活动区域,如沙发区、电视区等,可增加 1 台干式风机盘管,利用其较强的对流换热能力,快速调节局部温度,满足人多聚会时对制冷或制热速度的需求,避免出现闷热或寒冷的情况。而在相对安静的角落,如阅读角等,则可依靠辐射末端的稳定换热,保持舒适的温度,同时享受辐射末端带来的无风、无噪的舒适体验。这种组合方式既解决了客厅人多活动时的温度调节问题,又兼顾了不同区域对舒适度的要求,为客厅营造出一个全方面舒适的环境,满足家庭日常活动和社交需求。辐射末端的节能特性,源于精确控温与低能耗运行,契合绿色建筑理念。南京户式地面辐射模块五恒系统辐射末端
超薄型辐射末端厚度只有 3-5 厘米,适合层高较矮的老房改造,不压缩居住空间。南京户式地面辐射模块五恒系统辐射末端
辐射末端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材料创新实现成本可控。以100㎡住宅为例,传统两联供系统(风机盘管+地暖)初投资约4.5万元,而毛细管网辐射末端只增加1.2万元即可实现“五恒”功能,且无需吊顶隐藏管道,层高损失减少15cm。在运行阶段,辐射末端能耗优势明显:夏季制冷能耗较氟机降低31%,冬季地暖能耗较燃气锅炉降低54%。更关键的是,系统支持“光伏直驱”模式,通过集成微型逆变器与直流变频水泵,使光伏发电直接供给辐射末端,实测显示光伏自消纳率达78%,电费支出进一步压缩。在维护方面,毛细管网采用物理阻氧层与抑菌涂层,可耐受0.8MPa水压冲击,5年内无需清洗;若发生渗漏,可通过红外热成像快速定位,局部更换成本只为整体系统的5%。随着3D打印管材与自修复聚合物技术的发展,未来辐射末端将实现“零泄漏”与“免维护”目标。南京户式地面辐射模块五恒系统辐射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