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活塞32可与活塞31同步移动,使第二低压腔2011减小,第二高压腔2012增大。如图2所示,在第二状态下,换向组件4能将流体输入第二低压腔2011,并将低压腔1011与外界连通;第二低压腔2011内的流体可推动第二活塞32向增压部1移动,使得第二低压腔2011逐渐增大,而第二高压腔2012减小,同时,由于低压腔1011与外界连通,使得活塞31可与第二活塞32同步移动,使低压腔1011减小,高压腔1012增大。下面对换向组件4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换向组件4可包括壳体41、挡块42和传动组件43,其中:壳体41设于增压部1和第二增压部2之间,腔体101和第二腔体201可对称设置于壳体41的两侧,且均可与壳体41密封连接。例如,增压部1和第二增压部2可与壳体41一体成型,或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其它方式连接。壳体41具有分配腔401,连接件33可滑动地穿过分配腔401;分配腔401设有入口402、分配孔403、排出孔404和第二分配孔405,入口402用于与流体源100连通,用于向分配腔401内输入流体。分配孔403、排出孔404和第二分配孔405沿预设方向间隔分布,预设方向可为平行于腔体101和第二腔体201中轴线的方向。排出孔404与壳体41的外部连通,即与外界连通,以便排出流体。增压泵噪音大怎么处理?增压泵自营
本公开涉及增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压泵。背景技术:增压泵,是一种常见的增压设备,可用于对液体或气体进行增压,以使压力达到使用需求。现有的增压泵通常需要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使叶轮转动驱使液体或气体流动,从而达到增压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增压泵需要使用电能,成本较高,且工作效率较低。对于未采用电能的增压泵,则容易出现卡死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技术实现要素: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泵,可利用压力作为动力对流体进行加压,以降低成本,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并可避免卡死。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增压泵,包括:增压部,包括腔体;第二增压部,包括第二腔体;活塞组件,包括活塞、第二活塞和连接件,所述活塞滑动配合于所述腔体内,以将所述腔体分隔为低压腔和高压腔,所述第二活塞滑动配合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以将所述第二腔体分隔为第二低压腔和第二高压腔,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穿入所述腔体和第二腔体,并连接所述活塞和第二活塞;换向组件,同时与所述低压腔和第二低压腔连通。泵手动增压增压泵,可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复位装置可位于挡块42靠近第二增压部2的一侧,用于向挡块42施加朝向第二位置的作用力,避免挡块42卡死于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即防止挡块42卡死于所示的位置,即防止换向组件4处于第三状态,但复位装置对挡块42的作用力小于流体对驱动挡块42移动的作用力。或者,复位装置可位于挡块42靠近增压部1的一侧,只要能避免挡块42处于卡死于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即可。举例而言,在一实施方式中,复位装置包括外筒300、顶杆400和弹性体500,其中:外筒300穿设于壳体41,其具有开放端和封闭端,该开放端穿入分配腔401,且朝向挡块42设置,封闭端位于壳体41外。顶杆400设于外筒300内,并可沿外筒300往复滑动,顶杆400的一端抵接于挡块42,另一端朝向外筒300的封闭端。弹性体500可设于外筒300内,且夹持于挡块42和外筒300的封闭端之间,可向挡块42施加朝向位置或第二位置的作用力。弹性体500可以是一弹簧,也可以是硅胶等弹性材质的元件,只要能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为了扩大与顶杆400的接触面,顶杆400与弹性体500抵接的一端可设有与外筒300的内壁滑动配合的凸缘。此外,复位装置还可包括堵头600,堵头600可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可拆卸的封堵于外筒300远离顶杆400的一端。
增压泵一般安装在进水管道上,在原有管道上剪断一段后泵串联到管路上即可;循环泵需安装在回水管上,增压系统压力,以助其循环,用剪子剪断一段管道,泵串联到管路上即可。增压泵一般用在集中供暖系统上,和太阳能落差小导致水压小,以及热水器水压小,需要增压的情况下;循环泵主要针对的是自采暖用户,或者中大户型家庭取暖系统循环、地暖热水循环使用。如果进水温度可以、出水温度较低,安装循环泵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进回水温度都低,那么需要先查找不热的原因。自来水增压泵工作原理?
521、出料口;6、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控制阀;9、第二控制阀;10、弹性件;11、管道;12、第二管道;13、节流阀;14、压力表;300、外筒;301、气孔;400、顶杆;500、弹性体;600、堵头;700、复位活塞;800、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增压泵的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发动机水泵多少钱
你知道增压泵多少钱一个?增压泵自营
可使流体源的流体进入第二低压腔,推动第二活塞向使第二高压腔减小的方向移动,而活塞同步移动,使高压腔增大,而低压腔减小。在此过程中,第二活塞可将第二高压腔内的第二流体经第二通道由出料口压出,从而对第二流体加压,同时,可通过通道将第二流体由进料口吸入高压腔。由此,可利用流体源输出的流体的压力,通过使换向组件在状态和第二状态间往复切换,实现对第二流体的加压。在上述过程中,通道内的单向阀组可使进入进料口的第二流体能向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流入,而不会由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流出;第二通道内的第二单向阀组可使第二流体能由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经出料口流出,而不会由高压腔和第二高压腔流入,可使未加压的第二流体和已加压的第二流体沿不同路径流动。由此,可利用压力进行作为该增压泵的动力,避免采用电力驱动,可降低成本,节能环保;在活塞组件往复移动一次可实现两次增压,无空程,使工作效率提升。此外,在流体源未向换向组件输入流体时,上述复位装置可使换向组件处于状态或第二状态,而不会卡死在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状态,从而避免增压泵卡死。增压泵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