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架构:重要控制与业务分离架构设计:软交换将传统交换机的控制功能(如呼叫处理、路由选择)从硬件中剥离,通过软件实现,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优势:灵活性:支持快速部署新业务(如视频调度、GIS定位),无需更换硬件。扩展性:通过模块化设计,可轻松接入新终端(如4G安全帽、智能单兵)或新网络(如5G、卫星通信)。成本效益:降低对硬件的依赖,减少维护成本。3. 多媒体融合技术:打破信息孤岛视频融合:协议适配:支持RTSP、RTMP、GB28181等视频协议,实现监控摄像头、无人机、视频会议系统的统一接入。多方视频会议,融合系统促进交流协作。上海水务融合通信系统产品

2023年完成超200例远程手术指导,基层医院手术成功率提升25%。广州市急救中心:整合120电话、急救车5G图传、医院急诊系统,实现“患者呼救-车辆调度-院内准备”全流程同步。通过融合通信平台,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至8分钟以内,抢救成功率提升20%。2. 医患沟通与健康管理场景需求:提升患者服务体验,实现慢性病远程监测。案例:微医全科中心:通过融合通信平台支持患者与医生视频问诊、电子开具与药品配送,年服务患者超100万人次,复诊率提升至60%。上海消防融合通信系统方案实时翻译功能,沟通无国界。

应用场景:日志记录:融合通信系统记录用户操作日志时,对敏感字段(如IP地址、设备ID)进行处理,防止内部人员滥用数据。数据分析:企业通过融合通信平台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时,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确保数据合规使用。案例:某金融企业通过数据技术处理融合通信系统日志,年避免因日志泄露导致的用户隐私投诉超100起。通信行为审计与追溯:满足合规要求并快速定位安全问题1.全记录审计技术原理:记录所有通信行为(如通话记录、消息内容、文件传输、登录日志),支持按时间、用户、关键词等条件检索。
场景案例:企业办公:员工可通过一个客户端发起语音通话、视频会议或发送即时消息,无需在多个应用间切换。例如,华为WeLink支持同时发起1080P高清视频会议、共享屏幕并编辑文档,会议效率提升40%。应急指挥:在自然灾害救援中,指挥中心通过融合通信平台同步调用卫星电话、无人机图传、单兵对讲机等设备,实现“空-地-人”立体化通信,响应时间缩短60%。智能路由与优先级管理技术实现:基于AI的呼叫路由算法,根据用户状态(如在线、离线、会议中)自动选择比较好通信方式。融合通信系统支持VR/AR设备接入,为工业设计、远程协作提供沉浸式体验。

安全与可靠性技术:保障通信稳定高可靠性设计:主控N+1热备:主控模块及主要资源模块支持N+1热备,确保单点故障不影响系统运行。中继冗余备份:支持数字中继、模拟中继、SIP中继、无线中继的多重备份。安全机制:加密传输:对语音、视频、数据进行端到端加密,防止信息泄露。权限管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限制用户对敏感功能的操作权限。7. 终端适配与二次开发能力:开放生态构建终端兼容性:多类型终端接入:支持执法仪、智能单兵、4G车载台、无人机、卫星电话等设备的统一调度。移动端集成:提供APP或小程序,实现手机、平板的远程指挥与视频调看。二次开发接口:API开放:提供B/S和C/S架构的二次开发接口,支持与第三方业务系统(如应急预案系统、消防接处警系统)的无缝集成。标准协议输出:输出SIP、GB28181、RTMP、RTSP等标准协议流,降低集成门槛。融合通信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单个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系统运行稳定性。浙江公共卫生融合通信系统厂商
融合通信系统的多屏互动功能,支持手机、平板、大屏间无缝切换演示内容。上海水务融合通信系统产品
公共服务场景1. 应急指挥与灾害救援场景需求:在突发事件中实现多部门协同、资源快速调配。案例:郑州“7·20”特大暴雨救援: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通过融合通信平台整合110、119、120、气象、水利等部门系统,实现“空-地-人”立体化通信。无人机图传、卫星电话、单兵对讲机等设备数据实时同步至指挥中心,救援响应时间缩短60%,成功转移超120万人。澳大利亚山火监测:消防部门部署无人机搭载热成像仪与融合通信平台,穿透烟雾识别火点并实时传输位置信息,灭火资源投放准确率提升至90%,火灾蔓延速度降低35%。上海水务融合通信系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