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工业中,超纯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是在蒸汽发电领域,锅炉用水必须是超纯水。水中的杂质,如钙、镁等离子,在高温高压的锅炉环境下会形成水垢,附着在锅炉管道内壁,降低热传递效率,增加能源消耗,甚至可能引发管道堵塞、破裂等严重安全事故。超纯水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保证锅炉的高效、安全运行。同时,在核电站中,超纯水用于冷却核反应堆芯,其高纯度和稳定的化学性质能够确保在极端辐射和高温条件下,有效地带走热量,维持核反应堆的稳定运行,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对保障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周围环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纯水的水质受空气中尘埃与气体溶入的影响。上海新型超纯水参考价
清洗前准备,收集反渗透系统运行数据,包括进水压力、产水压力、产水量、脱盐率等参数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曲线,以确定膜性能下降的程度和趋势。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取样分析,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表面的污染物形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从而确定主要的污染类型,如无机盐垢、有机物污染、生物膜污染等。准备清洗设备与药剂,清洗水箱:选用耐腐蚀、耐酸碱且与清洗液不发生反应的材质制成的水箱,容量根据膜组件数量和清洗液用量确定,一般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清洗液并能进行循环操作,例如,对于一套处理量为 100m³/h 的反渗透系统,清洗水箱容量可选择 5 - 10m³。清洗泵: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满足清洗要求,流量一般为膜组件正常运行流量的 1/3 - 1/2,扬程要能克服膜组件和管道的阻力并提供一定的循环动力,如选用流量为 30 - 50m³/h、扬程为 30 - 50m 的离心泵。上海新型超纯水参考价超纯水的生产需优化离子交换树脂的组合方式。
总有机碳(TOC)的检测方法,差减法,原理:水样分别被注入高温燃烧管(900℃)和低温反应管(150℃)中。高温燃烧管中的水样经高温催化氧化后,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碳酸盐均转化为二氧化碳;而低温反应管中的水样则通过酸化使无机碳酸盐分解成为二氧化碳。通过非分散红外检测器分别测得水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二者之差即为总有机碳(TOC)。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等方面的质量控制以及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监测。 优点:可同时测定总碳和无机碳,消除了无机碳对 TOC 测定的干扰,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缺点:仪器设备较为复杂,操作步骤相对较多,需要使用高温燃烧炉和低温反应装置。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检查:通过 SEM 可以更详细地观察膜表面的微观结构。清洗后,膜表面的孔隙应清晰可见,没有被污染物堵塞的迹象,并且膜的表面形态应与未污染的新膜相似。例如,未被污染的反渗透膜在 SEM 下呈现出均匀分布的孔隙结构,清洗彻底的膜在观察时应恢复这种状态,而不是存在覆盖在孔隙上的不明物质。清洗液分析,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对清洗液进行分析。如果清洗液中的污染物浓度在清洗后期不再增加或者逐渐降低至很低水平,这可能表明膜表面的污染物已被充分清洗掉。例如,在清洗有机物污染的膜时,检测清洗液中的有机物含量,随着清洗时间的延长,有机物含量不再上升且趋近于零,这是清洗彻底的一个迹象。同时,观察清洗液的颜色和浑浊度等物理性质,如果清洗液在清洗结束后颜色变浅、浑浊度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清洗有效。超纯水的硬度近乎为零,不会产生水垢影响设备。
酸性清洗,将配置好的酸性清洗液(如柠檬酸溶液)通过清洗泵打入反渗透膜组件,循环清洗 30 - 60 分钟。循环过程中,监测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 25℃ - 35℃,可通过在清洗水箱中设置加热或冷却装置来调节温度。循环结束后,让膜组件在酸性清洗液中浸泡 15 - 30 分钟,使清洗液与膜表面的无机盐垢充分反应。浸泡结束后,开启浓水排放阀和产水排放阀,将酸性清洗液排放至专门的废液收集容器中,排放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清洗液飞溅和泄漏,按照环保要求处理废液。用清水对膜组件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直至冲洗水的 pH 值接近中性(pH 值为 6 - 8),监测冲洗水的电导率,当电导率低于 50μS/cm 时可认为冲洗基本合格。脱盐率:脱盐率是衡量反渗透膜性能的关键指标。清洗后,脱盐率应明显提高并稳定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来说,清洗后的脱盐率应恢复到初始脱盐率的 95% 以上。例如,初始脱盐率为 98%,清洗后脱盐率应至少达到 93.1%(98%×95%)。可以通过检测产水和进水的电导率来计算脱盐率,计算公式为:脱盐率 =(1 - 产水电导率 / 进水电导率)×100%。超纯水在影视制作中用于道具制作与清洗。上海新型超纯水参考价
超纯水在地质勘探实验中用于样品分析与处理。上海新型超纯水参考价
活性炭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中孔和大孔。这些孔隙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去除有机污染物。物理吸附是基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活性炭的孔隙可以捕获有机分子。化学吸附则涉及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等)与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应用:在超纯水制备过程中,通常会使用颗粒活性炭(GAC)或粉末活性炭(PAC)。GAC 一般填充在吸附柱中,水通过吸附柱时,有机污染物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PAC 则可以直接投加到水中,搅拌后通过过滤去除。例如,对于水中的腐殖酸、富里酸等天然有机物以及一些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活性炭吸附都有很好的效果。不过,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是有限的,随着吸附的有机污染物增多,其吸附效率会逐渐降低,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上海新型超纯水参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