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空调系统较大的优点在于其节能特性。通过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冰蓄冷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白天高峰时段的制冷负荷。这种“移峰填谷”的运行方式不仅降低了电网的负荷压力,而且能够明显减少电力消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在能源日益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节能...
冰蓄冷空调系统较大的优点在于其节能特性。通过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冰蓄冷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白天高峰时段的制冷负荷。这种“移峰填谷”的运行方式不仅降低了电网的负荷压力,而且能够明显减少电力消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在能源日益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节能特性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由于减少了白天高峰时段的制冷负荷,冰蓄冷系统有助于降低电网的碳排放量,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积极作用。冰蓄冷系统通过储存冷能,减少了空调系统的启动次数。深圳冰晶式冰蓄冷原理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水蓄冷与冰蓄冷的差异。水蓄冷技术不仅节省了制冷用电,还实现了夏季蓄冷、冬季蓄热的双重功能,而冰蓄冷则无法做到这一点。此外,在系统造价和运行电费方面,水蓄冷也展现出明显优势。冰蓄冷的总投资远高于大温差水蓄冷,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冰蓄冷系统通常采用约1/3的削峰运行模式,以降低工程造价。然而,大温差水蓄冷则通常采用全削峰运行模式,实现更高的节能效果。在适用性方面,水蓄冷技术既适用于新建项目,也适用于改造项目,而冰蓄冷则只适用于新建项目。同时,水蓄冷的运行成本更低,响应速度更快。深圳冰晶式冰蓄冷原理许多城市的绿色建筑标准鼓励使用冰蓄冷技术,支持环保。
水蓄冷系统则有所不同。它主要利用建筑的消防水池,而消防水池的容积只与建筑物的性质和使用功能相关,与建筑面积无关。同时,空调面积也只与建筑物的性质及使用功能有关,与建筑面积无直接联系。因此,对于空调面积较小的建筑物,水池所蓄存的冷量占全日总冷量的比例可能会小于7%,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荐采用冰蓄冷系统。而对于空调面积较大的建筑物,该比例则可能达到或超过7%,此时,我们更应考虑采用水蓄冷系统,并需结合水系统的分区进行设计。
充冷阶段:在电力价格低廉的时段,冷水机以满负荷运行,其产生的冷冻水量G1超出楼宇实际需求量G2,多余的水量G3(即G1减去G2)从贮柜的“冷端”引入,经过均流布水环槽,注入到贮柜的底部。随着冷冻水与回水交界面的上升,当它达到上布水环槽的边缘时,充冷过程结束。放冷阶段:当楼宇对冷冻水的需求量G2超过冷水机的出水量G1时,即G3(G1减去G2)小于0,此时,贮存在柜底的冷冻水经供冷泵输送到楼宇,在换热器中升温后,再经由K热返回贮柜的上布水环槽。这一过程中,冷冻水与回水的界面逐渐下降。采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建筑物的总用电量,实现节能目标。
在实施空调蓄冷改造前,候机楼夏季需开启2台700RT制冷机供冷。然而,改造后,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全部采用下半夜低谷时段蓄存的冷量供冷,成功实现了空调负荷的大规模移峰,将1100KW的高峰负荷转移至低谷。此外,夜间气温的降低使得冷却水温每下降1度,制冷机效率便可提高约4%。同时,系统满负荷运行时间也大幅增加。在扣除蓄冷损失等不利因素后,夏季每天平均可节省空调电量约770度,全年累计节省电量高达116700万度。本系统控制灵活,可实现多种模式运行,满足不同的需求。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可以根据建筑的特点与需要进行定制。深圳冰晶式冰蓄冷原理
通过夜间制冰,白天使用,可以明显降低整体能耗。深圳冰晶式冰蓄冷原理
由于充分利用了夜间低谷电力,不仅使中央空调的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而且对电网具有明显的移峰填谷功能,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关键技术:(1)过冷却水稳定生成技术。过冷却水生成技术是冰浆冷却及蓄冷技术的主要。过冷却水是冰浆生成的基础,只有稳定生成过冷却水,才可以通过促晶等技术生成冰浆;(2)超声波促晶技术。在生成过冷水后,只有通过促晶才能使过冷水快速生成冰浆,这就需要促晶技术。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有超声波促晶、电动阀促晶以及其他一些促晶技术;(3)冰晶传播阻断技术。深圳冰晶式冰蓄冷原理
冰蓄冷空调系统较大的优点在于其节能特性。通过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制冷,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冰蓄冷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白天高峰时段的制冷负荷。这种“移峰填谷”的运行方式不仅降低了电网的负荷压力,而且能够明显减少电力消耗,从而实现节能的目标。在能源日益紧张、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节能...
河北冷水式动态冰蓄冷
2025-05-12惠州淡水冰浆蓄冷散热
2025-05-12珠海机房冰蓄冷技术
2025-05-12珠海速冻库冰蓄冷技术
2025-05-11惠州蒸发式冰浆蓄冷价格
2025-05-11深圳气体射流冰浆蓄冷案例
2025-05-11佛山乳业动态冰蓄冷供应商
2025-05-11闭式冰蓄冷保温
2025-05-11广州速冻库动态冰蓄冷散热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