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散热技术特点: 热管又称“热超导管”,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液体工质在蒸发段被热流加热蒸发,其蒸气经过绝热段流向冷凝段,在冷凝段蒸汽被管外冷流体冷却放出潜热,凝结为液体,积聚在散热段吸液芯中的凝结液借助吸液芯的毛细力作用,返回到蒸发段再吸热蒸发。 热管工作时具有以下特征: 1.轴向传热量大; 2.轴向和径向的温度梯度都很小; 3.轴向导热量和对流相比可略去不计。 热管是通过相变潜热来传递热量,其导热性能很高。由于热管技术具有极高的导热性、优良的等温性、热流密度可变性、热流方向可逆性、恒温性、环境的适应性等优良特点,可以满足电子设备对散热装置紧凑、可靠控制灵活、高散热效率、不需要维修的要求。热管技术在航空航天及核工业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热管散热器通过含热气体流动传递热量,能比一般的液体流动甚至金属固态导热更快、更大量地传输热量。福建功率模块热管散热器
热管散热器是一种高效率的散热器件,它具有独特的散热特性。即它具有高的导热率,它的蒸发段和冷却段之间温度沿轴向的分布是均匀和基本相等的。散热器的热阻是由材料的导热性和体积内的有效面积决定的。实体铝或铜散热器在体积达到0.006m?时,再加大其体积和面积也不能明显减小热阻了。对于双面散热的分立半导体器件,风冷的全铜或全铝散热器的热阻只能达到0.04℃/W。而热管散热器可达到0.01℃/W。在自然对流冷却条件下,热管散热器比实体散热器的性能可提高十倍以上。电力电子热管散热器生产厂家热管散热器回路热管由蒸发器、蒸汽段、冷凝段、回流段和补偿室5个部分组成。
针对不同散热条件和结构参数设计了热管散热器模型;在不同热管数目,不同热管布置方式,不同翅片厚度,不同翅片间距,不同风速,不同环境温度等情况下,运用FLUENT对散热器空气侧翅片的传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场协同原理对不同工况下的热管散热器散热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各种因素对热管散热器散热能力的影响规律和较佳结构方案;运用文献中的实验模型建模并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的数值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方法的可靠性;运用专业电子设备热分析对矩形平翅片热管散热器进行了传热仿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大相对误差为11.7%,散热器结构优化后的散热效果提升明显。
热管散热器利用热管技术能对许多老式散热器或换热产品和系统作重大的改进而产生出的新产品。散热器的热阻是由材料的导热性和体积内的有效面积决定的。实体铝或铜散热器在体积达到0.006m3时,再加大其体积和面积也不能明显减小热阻了。对于双面散热的分立半导体器件,风冷的全铜或全铝散热器的热阻只能达到0.04℃/W。而热管散热器可达到0.01℃/W。在自然对流冷却条件下,热管散热器比实体散热器的性能可提高十倍以上。散热器是平台中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CPU达到凉爽的降温效果,让CPU运行更加稳定。热管散热器具有传热流体阻力损失小、形状变化灵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热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热传递有三种方式: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快。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热管内部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即工质),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热管一端为蒸发段(简称热端),另外一端为冷凝段(简称冷端),当热管蒸发段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而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热管散热器是由钢、铜、铝管内灌充导热介质,抽成一定的真空后封密而成。江西专业热管散热器
热管散热器简化芯片热源为均匀的平面热源。福建功率模块热管散热器
超导热管散热器的特点:1、适用范围广。适用温度为60一1000℃,而一般液体工质如水,只能用于100一350℃。2、安全可靠。不存在管内超压问题,不怕干烧。液体工质汽化后,随着温度升高饱和蒸汽压也升高,而超导介质热管的内压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节省钢材,优化传热。设计上可不考虑耐压强度,只考虑传热性能、耐腐蚀和稳定性即可。4、可消除导热死区。水及其它液体工质在高温相变过程中和母管金属有不同形式的化学反应,如水热管内就易产生氢气等不凝气体,从而在热管上部形成导热死区,影响传热效果,而超导介质热管不存在此问题。5、安装方便,不受安装位置限制。一般热管必须依靠重力实现液体的循环(称重力式热管)。超导热管可任意安装,只要有温差就可传热。福建功率模块热管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