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相关图片
  • 南京电路晶体管,晶体管
  • 南京电路晶体管,晶体管
  • 南京电路晶体管,晶体管
晶体管基本参数
  • 产地
  • 中国
  • 品牌
  • 型号
  • 是否定制
晶体管企业商机

晶体管主要分为两大类:双极性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

晶体管有三个极;双极性晶体管的三个极,分别由N型跟P型组成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 和集电极(Collector);场效应晶体管的三个极,分别是源极(Source)、栅极(Gate)和漏极(Drain)。

晶体管因为有三种极性,所以也有三种的使用方式,分别是发射极接地(又称共射放大、CE组态)、基极接地(又称共基放大、CB组态)和集电极接地(又称共集放大、CC组态、发射极随耦器)。

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放大器或电控开关常用。晶体管是规范操作电脑,手机,和所有其他现代电子电路的基本构建块。

由于其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晶体管可用于各种各样的数字和模拟功能,包括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振荡器。晶体管可独立包装或在一个非常小的的区域,可容纳一亿或更多的晶体管集成电路的一部分。 第三类是可以用来制作成晶体三极管的半导体。南京电路晶体管

南京电路晶体管,晶体管

单结晶体管电路特性

在上面的等效电路中,单结晶体管两个基极之间的电阻称作“基极电阻”,基极电阻的阻值等于***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B1和第二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B2值之和。其中,RB1的阻值随着发射极E的电流变化而变化,而RB2的阻值不受发射极电流的影响。


在两个基极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VBB,则A点电压VA=[RB1/(RB1+RB2)]VBB=(RB1/RBB)VBB=ηVBB;其中η成为分压比,其数值根据不同型号的晶体管一般在0.5到0.9之间。


当发射极电压VE>ηVBB时,发射结处于反偏状态,此时晶体管截止;

当发射极电压VE<ηVBB+二极管管压降VD时,PN结处于正向导通状态,RB1的阻值迅速减小,VE会随之下降,此时晶体管出现负阻特性,晶体管由截止进入负阻特性的临界点称为“峰点”;

随着发射极E电流的上升,发射极电压VE会不断下降,当下降到一个点之后便不再下降,这个点称为“谷点”;

单结晶体管的型号命名方式


温州电路设计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无触点开关。

南京电路晶体管,晶体管

三极管放大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必须切记一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


晶体管的内部工作原理就是对流过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进行不断地监视,并控制集电极-发射极间电流源,使基极-发射极间电流的数十至数百倍(因晶体管种类而异)的电流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流动。也就是说,晶体管是用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发射极电流的器件。晶体三级管的内部工作原理如下图3所示。


单结晶体管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


什么是单结晶体管

单结晶体管又叫做双基极二极管,和二极管、三极管一样都属于晶体管的一种。它是由一个PN结构成发射极并且有两个基极的三端晶体管。


单结晶体管内部结构

单结晶体管内部由一个高电阻率的N型硅片,在其两端通过欧姆接触引出两个基极,分别为***基极B1和第二基极B2,在靠近第二基极B2的一侧有一个PN结,在这个PN结上引出发射极E。


单结晶体管内部结构示意图下


单结晶体管电路符号及其等效电路



所以平面晶体管通常也是所谓漂移晶体管。这种晶体管的性能**优于均匀基区晶体管。

南京电路晶体管,晶体管

图3 晶体三级管的内部工作原理


换句话说,为了让晶体管工作,只需要设计一种外部电路,使基极-发射极间的电流流动就可以了。晶体管都有一个箭头方向,我们可以理解为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之间加入了一个二极管,而箭头的方向就是二极管的方向,如下图4所示。


当晶体管进行工作时(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有电流的流动,NPN型是从基极流向发射极,PNP型是从发射极流向基极),基极-发射极间的压降与二极管的压降相同,为0.6~0.7V。也就是说,在设计电路时,只要使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间的电压设为Vbe>=0.6V,使基极-发射极之间的二极管导通,这样三极管基极-发射极之间就有电流流动,然后再对电路的其他部分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放大功能是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功能。电子晶体管采购

检测单结晶体管的质量时,万用表的量程一般选用×1K挡。南京电路晶体管

晶体管的诞生


在晶体管诞生之前,放大电信号主要是通过真空电子管,但由于真空管制作困难、体积大、耗能高且使用寿命短,使得业界开始期望电子管替代品的出现。1945年秋天,贝尔实验室正式成立了以肖克利为首的半导体研究小组,成员有布拉顿、巴丁等人,开始对包括硅和锗在内的几种新材料进行研究。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表了***个以锗半导体做成的点接触晶体管。但由于点接触晶体管的性能尚不佳,肖克利在点接触晶体管发明一个月后,提出了使用p-n 结面制作接面晶体管的方法,称为双极型晶体管。当时巴丁、布拉顿主要发明半导体三极管;肖克利则是发明p-n 二极管,他们因为半导体及晶体管效应的研究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


南京电路晶体管

深圳市凯轩业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5-10-12,是一家贸易型公司。凯轩业电子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 "二三极管", "晶体管", "保险丝", "电阻电容" ],一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公司从事电子元器件多年,有着创新的设计、强大的技术,还有一批独立的专业化的队伍,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经过公司所有人员的努力,公司自2015-10-12成立以来,年营业额达到200-300万元。

与晶体管相关的问答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