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机
高速信号传输基本参数
  • 品牌
  • 克劳德
  • 型号
  • 高速信号传输
高速信号传输企业商机

由天线原理可知,如果反射点恰好处于信号某个有效谐波波长的1/4处,则在该段传输线上任意位置入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相位相同,电流方向相反,信号幅值叠加,该段传输线构成射频发射天线。因此,一般情况下,如果其传输线长度大于该数字信号有效比较高谐波(一般为基频的3~5倍)波长的1/4时,则该数字信号相对该传输线就是高速信号。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信号是否为高速信号,除了与信号的频率有关,还与传输它的线路长度有关。


注意

信号传输是否为高速信号传输,不但取决于数字信号的带宽波长(等价于数字信号的速率),还取决于信号传输线的长度。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其传输通道的长度是高速信号传输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例如,传输速率为1Mbps的RS-422信号在双绞屏蔽电缆上传输时,信号带宽为5×1MHz。信号带宽波长λ为3×108÷(4)1/2÷(1×106×5)=30(m)。假设电缆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为4,只有当RS-422信号传输通道长度大于7.5m时,才可以被当作高速信号传输。 高速信号传输设计与分析;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

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高速信号传输

高速信号传输

串扰分析

由于频率的提高,传输线之间的串扰明显增大,对信号完整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仿真来预测、模拟,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CMOS信号为例建立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在仿真时设置干扰信号的频率为66MHz的方波,扰者设置为零电平输入,通过调整两根线的间距和两线之间平行走线的长度来观察扰者接收端的波形。仿真结果如图7,分别为间距是203.2mm、406。4mm时的波形。

从仿真结果看出,两线间距为406.4mm时,串扰电平为200mV左右,203.2mm时为500mV左右。可见两线之间的间距越小串扰越大,所以在实际高速PCB布线时应尽量拉大传输线间距或在两线之间加地线来隔离。 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高速信号的界定标准;

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高速信号传输

高速信号传输

《高速信号传输》是高速信号传输应用领域享誉国际的经典教材与工具书。高速数字设计重在研究基本的电路结构,而高速信号传输则重在研究传输线如何达到其速度和距离的极限问题。内容涉及不同传输线参数的基本理论,包括趋肤效应、邻近效应、介质损耗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适用于所有导体媒质的通用频域响应模型;由频域传递函数计算时域波形;特殊传输媒质,包括单端PCB引线、差分媒质、通用建筑布线标准、非屏蔽双绞线对、150欧姆屏蔽双绞线对、同轴电缆及光纤;时钟分布的各种问题;采用Spice模型和IBIS模型进行仿真的限制。

传输线反射系数反射系数包含源-反射系数(SRC)和负载反射系数(LRC),源反射系数是源内阻和特征阻抗关系;负载反射系数是负载阻抗和传输线的关系。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阻抗突变,就会产生反射,反射电压的大小和入射电压以及传输线的阻抗有关,如下图所示,假设传输线个区域的瞬时阻抗为Z1,第二个区域的瞬时阻抗为Z2。

则反射电压和入射电压的比值为:Vreflected/Vincident=(Z2-Z1)/(Z2+Z1)范围为:-1到1。传输线不连续导致的多次反射:以末端开路做说明:下图是一个振铃现象产生的示例,信号源的内阻为10Ω,往外发送一个上升时间为1ns、幅值为1V的阶跃信号,经过一段15cm的50Ω传输线,在传输线末端开路测量。很容易得到,在传输线两侧的反射系数分别为-0.667和1,传输线末端的信号幅值。 高速信号传输技术的复杂性;

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高速信号传输

影响电源完整性的因素

因此,电信号的传输速度是交变电场和磁场在介质中的建立和传播速度,与介质的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即空气的介电常数约为1,大多数印制板绝缘层材料的介电常数约为4,如果电磁场的一部分在PCB内部,一部分在空气中,信号的传输速度则由空气和印制板绝缘材料混合介电常数决定,混合介电常数要小于PCB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如果电信号传输线的信号路径在PCB内部,则信号的传播速度约为6英寸每纳秒。如果传输线的信号路径在印制板的表层,信号传输速度大于信号路径在印制板内部的信号传输速度 信号传输是否为高速信号传输;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

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传输对于信号传输通道有着不同的要求;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

(1)电源完整性技术信号发生器产生波形完好的信号,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并正确解码,都要具备一个必要条件:信号发生器电路和信号接收器电路的各电源供电正常,电路所需的各种电源电压稳定、功率充足。这就是电源完整性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2)信号完整性技术信号从信号发送器端经信号传输路径到达信号接收器,信号波形要保持不变或只具有可容许范围的失真度,需要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线,为信号的保形传输提供良好的信号传输通道。这是信号完整性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3)电磁兼容性技术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既要减少对附近其他信号的电磁干扰,又要提高扰能力,也就是说,既要保证信号传输不扰或只收到可容许的电磁干扰而能够保形传输,又要减少本信号传输产生的电磁干扰在可容许的范围内,为附近其他信号传输提供良好的电磁环境。这是电磁兼容性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信息化高速信号传输安装

与高速信号传输相关的文章
山东高速信号传输维修 2024-06-17

高速信号传输 串扰分析 由于频率的提高,传输线之间的串扰明显增大,对信号完整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仿真来预测、模拟,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以CMOS信号为例建立仿真模型,如图6所示。在仿真时设置干扰信号的频率为66MHz的方波,扰者设置为零电平输入,通过调整两根线的间距和两线之间平行走线的长度来观察扰者接收端的波形。仿真结果如图7,分别为间距是203.2mm、406。4mm时的波形。 从仿真结果看出,两线间距为406.4mm时,串扰电平为200mV左右,203.2mm时为500mV左右。可见两线之间的间距越小串扰越大,所以在实际高速PCB布线时应尽量拉大传输线间距或在两...

与高速信号传输相关的问题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