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与移液管的对比:(1)从使用的舒适性来说,移液器完胜于移液管。现在的手持式移液器,其外观设计中,已越来越多地掺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移液器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更显人性化。(2)从计量准确度来说,移液器的准确度,已远高于移液管。现在的微小容量移液器,已经能够计量到0.1微升级,完全能够代替移液管从事要求严格的实验活动。事实上,对于很多要求较高的实验活动,移液管的准确度是无法达到要求的。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移液管一般采用玻璃材质,而玻璃的导热系数高于移液器的塑料壳体,也就是说,这个外界的温度,将直接传递给移液管内的液体,从而导致其体积的改变;其二:移液管自身的玻璃管壁存在厚度,而玻璃又无法完全避免因光线在玻璃内传输过程中的折射,因此,从移液管外表面观测到的液体高度与实际液体高度存在差异。血清移液管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实验的要求和需求,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安徽微量血清移液管咨询
当液面上升到刻度标线以上约1cm时,迅速用右手食指堵住管口,取出移液管,用滤纸条拭干移液管下端外壁,并使与地面垂直,稍微松开右手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此时视线应平视标线,直到弯月面与标线相切,立即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流出,并使出口顶端接触容器外壁,以除去顶端外残留溶液。再将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其出口顶端接触器壁,使容器微倾斜,而使移液管直立,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待溶液停止流出后,一般等待15秒钟拿出。注意此时移液管顶端仍残留有一滴液体,不可吹出。广东单标线血清移液管厂家有哪些血清移液管可以通过简单、直观的方法实现样品吸取和排出,使用起来相对简单。
移液管对实验员而言并不陌生,它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许多人对它又爱又恨,谈之色变。它不只在操作上不好把控,就连在清洗上也是十分费事。由于移液管结构的特殊性,刻度吸管又细又长,大肚吸管处又容易形成死角,常用的有5ml,10ml,25ml,50mL,甚至1ml的,清洗起来十分费事。传统的清洗方式主要是人工手洗,方法如下:先用自来水淋洗后,用铬酸洗涤液浸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用右手拿移液管上端合适位置,食指靠近管上口,中指和无名指张开握住移液管外侧,拇指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位置握在移液管内侧,小指自然放松。
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调节液面,将血清移液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用滤纸将沾在移液管外壁的液体擦掉,管的末端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垂直,略为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将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放出溶液:承接溶液的器皿如是锥形瓶,应使锥形瓶倾斜30°,一次性移液管保持垂直,管下端紧靠锥形瓶内壁,松开食指,让溶液沿瓶壁慢慢流下,当液面降至排液头后管接触瓶内壁约15秒后,再将血清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端保留的溶液的体积。血清移液管的材质和尺寸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进行选择,以满足实验员的需要。
血清移液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条标线,是所移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普遍使用的制造材料为聚苯乙烯、玻璃等,主要有7种容量规格,分别为1.0ml、2.0 ml、5.0 ml、10.0 ml、25.0 ml 、50.0mL。除管身有不同精度刻度标记外,用不同的颜色环标记不同的容量规格,更便于工作时的识别和使用;部分管端部带有滤芯过滤塞,能更好的防止在吸取样品时发生交叉污染硬质双向刻度提高了加样与取样的准确性,清晰的刻度以及阴性刻度更为方便液体的吸取与读数。因为其可靠和经济的性质,血清移液管已成为许多科学实验过程的标准工具。广东精密血清移液管购买
血清移液管可以用于抽取不同体积的样品。安徽微量血清移液管咨询
移液管PK移液器哪个更精确?本文我们将结合实例讨论移液管与移液器的结构及吸液原理对于实际使用时的精度影响。同一标定方法,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移液管与移液器按照各自的计量标准(JJG 196与JJG 646)标定(校准)的方法是完全一样的,即使用称重法对移液体积进行标定。标定操作步骤:1、在恒温恒湿环境下,将称量容器在分析天平上去皮。2、吸取标称量程(即较大量程)的蒸馏水,注入称量容器称重得到排出蒸馏水的重量Δm3、 在对应水温下将蒸馏水的重量Δm使用水的Kt值换算成体积,即V=Kt*Δm。Kt值的公式可以查看相应的计量标准。从公式中可以知道Kt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的密度。安徽微量血清移液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