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起源于哪?这些体外的生物都来自哪里?早期微生物接触的证据表明,人类肠道微生物群是在子宫内形成的,这意味着我们的母体是微生物群接种体。接着从出生开始,通过三个途径获得:1.大部分是在出生时通过阴道产道获得的;2.还有一些是通过母乳获得的;3.有些则是婴儿期通过外界接触获得的。三,影响肠道微生物平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种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定植,包括分娩方式,是否母乳喂养及饮食等。到三岁时,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环境就已经建立并且在整个成年期都相对稳定。但是在整个生命中它都会被改变,比如细菌,吸烟,疾病等等,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是饮食和药物的使用,比如膳食纤维会有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而药物的使用则会破坏肠道菌群的生态稳定,引发疾病。而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菌群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上。江苏医院菌群检测常用方法

药物微生物组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关注药物与菌群之间的复杂互作。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炎症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中,肠道菌群如何通过调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活性及毒性,以影响药物的改善效果,并讨论了如何将药物微生物组学应用于炎症性关节炎的精细医疗之中。①在多种疾病中,药物-菌群互作可影响患者对药物改善的应答;②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调节炎症性关节炎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临床疗效及毒性;③例如,柳氮磺胺吡啶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为活性形式,而甲氨蝶呤可被肠道菌群代谢为非活性形式;④药物微生物组学研究用于炎症性关节炎精细医疗的潜在策略包括:肠道菌群作为预测改善应答的生物标志物、调控菌群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疗效、抑制特定细菌酶活性以防止其将药物代谢为毒性产物。广东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科研助力肠道菌群检测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190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梅契尼克夫较早明确提出,肠道菌群产生的***是导致人体衰老、得病的重要原因,通过调控优化肠道菌群可以达到减少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在之后的100年中,微生物组学并不能得到主流医学界的关注和认可。195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里德伯格指出,人体是一个由人的细胞和所有共生微生物构成的“超级生物体”,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2005年10月,13个国家的科学家在法国农科院俄里希教授的组织下,在巴黎召开圆桌会议,组织全球的力量,开展“人类微生物组计划”,把人体共生微生物组的基因组成全部测定出来,从而推动菌群与健康的研究。会议组建了“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标志着国际学术界开启了用现带生物技术,通过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人体共生微生物健康作用的新时代。
Arthritisand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关节炎小鼠模型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发生炎性小体的活化,后者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而在关节炎小鼠模型中,炎性小体活化可驱动回肠炎的发生。①HLA-B27转基因小鼠的肠道NLRP3、NLRC4及AMI2表达增加,***处理可降低;②NLRP3抑制剂可预防凝胶多糖诱导的SKG小鼠的回肠炎,并延缓关节炎发病;③对比40名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AS患者回肠中的NLRP3、NLRC4、AIM2、Caspase-1、IL-1β及IL-18表达增加,且Caspase-1活性增加;④AS患者肠道菌群中的粘膜相关粘附侵袭细菌富集,并与PBMC中的炎性小体组分表达相关;⑤NLRP3表达与疾病活动度及IL-23A表达相关。肠道菌群检测多少钱?

过去的研究已鉴定出多个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的基因突变,而肠道菌群是RA的环境风险因素之一。The Lancet 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在非RA患者中发现,并在RA高危受试者中验证,普氏菌属与RA的遗传风险明显相关,普氏菌属还与RA高危受试者的临床前期症状相关。①纳入1650名非RA双胞胎,基于233个GWAS鉴定出的RA相关SNP,评估受试者的RA多基因风险评分(PRS);②在6776名受试者(包括2686名RA患者)中,基于逻辑回归对RAPRS进行验证;③对受试者的粪便菌群进行测序,分析菌群与RAPRS的关联;④在非RA受试者中,普氏菌属与RAPRS呈明显正相关,在RA高危受试者(RA患者的直系亲属)中也存在这种关联;⑤另外,包括普氏菌属在内的7个菌属与RA的临床前期症状(ACPA或RF阳性等)相关。菌群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疾病的具体信息,从而指导医生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江苏医院菌群检测常用方法
肠道菌群检测可以做什么?江苏医院菌群检测常用方法
近日,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在第11届医疗创新峰会上宣布了2017年**医疗创新的榜单,肠道菌群检测位列榜单**。近10年来,比较大的科学发现是:我们的微生物会释放出化学物质来干扰食物的消化,药物的吸收利用,甚至是疾病的进展过程。普林斯顿大学的生物学家BonnieBassler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人大约有1万亿个人体细胞,而他体内的细菌数量却可以多达10万亿个。所以某种意义上,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大街上走的时候,我们“看到”的90%是细菌!江苏医院菌群检测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