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肠易激综合征和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公认的理论包括微生物介导的双向交流模型,或所谓的“微生物-肠道-脑轴”。肠道菌群通过免疫和自主途径与大脑沟通,调节胃肠道(GI)功能和大脑活动(Kennedyetal.,2014;Mayer等,2014)。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之间的粪便微生物群特征相似,并且与健康对照的样本相比多样性更少(Liuetal.,2016)。解释这一机制的一种假设是,微生物群发育不良引起的粘膜免疫屏障功能障碍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这可能是导致抑郁和FGID包括IBS的常见发病机制的早期步骤。肠道菌群检测:对抗肥胖新武器。山东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组成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细菌表位变化:①纳入127名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与123名健康人,对粪便菌群进行宏基因组测序;②鉴定出7个菌种在AS患者与健康人中有明显差异,在菌株水平未发现AS患者与健康人的明显差异;③抗TNF改善与AS患者的菌群变化(患者失调的菌群更趋近于健康人,包括一些与AS相关的菌种)相关;④AS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到特定细菌表位(与HLA-B27呈递的表位相似)的富集,抗TNF改善与这些潜在交叉反应性细菌表位的减少相关。河北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准确性高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饮食和益生元调节:食用富含纤维的营养食品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帮助增强肠道内已经存在的有益细菌或“好细菌”。这些被称为益生元食品。还有一些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帮助肠道菌群重新繁殖,比如发酵食品(酸奶,酸菜和红茶)都有这些细菌,这些被称为益生菌食品。除食物外,还有很多市售的益生菌制剂,是不是可以放心服用,越多越好呢?实际上,益生菌的具体菌株千差万别,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又各不相同,有些可以协同增强zhiliao效果,有些则会阻碍药效发挥。所以患者切不可胡乱服用益生菌,要听主治医生指导~
肠道菌群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张烜团队及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王军团队在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比鉴定了未改善SLE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变化,并发现在SLE患者中富集的部分菌种来自于口腔菌群,且来自这些SLE相关细菌的多肽可通过分子模拟触发自身免疫应答。该研究结果提示,调控肠道菌群或可作为改善SLE的潜在辅助疗法。对比117名未改善SLE患者、52名改善后SLE患者及115名对照的粪便菌群;②SLE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与对照有明显差异,脆弱拟杆菌等特定菌种在SLE患者中富集,在接受改善后减少;③SLE患者肠道菌群中的LPS生物合成通路富集,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减少;④SLE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与SLE患者相似;⑤SLE患者中富集的菌种部分来自于口腔菌群,并与口腔炎症密切相关;⑥来自SLE患者中富集的菌种的多肽可通过分子模拟自身抗原以触发自身免疫应答。肠道菌群检测可以做什么?

肠道微生态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潜在调节作用,而血液循环中的短链脂肪酸能介导这一过程。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产生的丁酸钠和丙酸钠,与肾素受体介导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呈负相关,且有助于降低血液压力。从功能上讲,进入血液的短链脂肪酸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PCRs)介导血压的改变。嗅觉受体78(Olfr78)和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就是这样的两种受体。这两种受体都定位于阻力血管,但对血管张力有着不同的作用。在短链脂肪酸的刺激下,GPR41作为一种降压蛋白,通过内皮依赖的方式扩张阻力血管,而Olfr78则可以对抗这种降压作用。Olfr78和GPR41这两种受体为机体提供了必要的平衡,能防止健康状态下血压的过度改变。此外,微生物源的短链脂肪酸也被报道能够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维持免疫系统功能方面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证明,在饮食中添加1%丁酸盐,可以通过其功能和增强斑块稳定性来减缓AS疾病的进程。通过T细胞依赖的方式,丙酸盐可以减轻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纤维化。上海沃本--靠谱的菌群检测公司。广东肠道菌群检测临床应用
上海沃本--肠道菌群检测服务商。山东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组成
肠道菌群检测产品介绍:健康人体中,有丰富多样的微生物与人体共生,在皮肤,口腔,肠道等多个部位对人体健康发挥重要影响作用。其中,肠道中的微生物含量很丰富。人体90%的微生物分布在肠道。肠道微生物通过参与多种生命活动,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肠道菌群是维持人体健康运转的重要“伙伴”。多样性丰富,健康平衡的微生物构成,在营养物质合成、吸收,抵抗力构建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其重要性,也被称为人体的微观“晴雨表”。肠道菌群的失衡可能会带来包括肠炎、肥胖、糖尿病、甚至精神疾病在内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山东消化道疾病菌群检测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