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亿吨,年均增长6.5%,矿建材料、煤炭、金属矿石为主要货类,占比60%以上。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179万TEU,年均增长10.1%,其中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区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很快,2015年达到54万TEU,年均增长56.3%。内河运输船舶专业化、标准化持续推进。内河商品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船、成品油/化学品两用船、散装水泥船等专业化船舶发展迅速。发布了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修订了长江水系、京杭运河等船型主尺度系列标准,高等级航道船型标准化成效明显,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50%,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超过800吨。国内水运公司在哪里?欢迎咨询江苏安利达国内水运有限公司。无锡特种箱国内水运平台
长江干线宜宾以下段提前面年达到原2020年规划标准。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加快建设,覆盖兰家沱至浏河口段2800余公里。高等级航道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15年底,西江航运干线提升至二级标准,京杭运河江苏段、湘江、江汉运河、合裕线、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等基本建成,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约1.36万公里,达标率由2010年的54%提高到72%。内河规模化、集约化港区建设取得进展。截至2015年底,内河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24228个。重庆果园、武汉阳逻等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港区建成,港口枢纽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增强。厦门大件国内水运快递公司国内水运专线,欢迎咨询江苏安利达国内水运有限公司。
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2500公里左右,基本连接内河主要港口。世界前列港口建设提质增效,保障能力适度超前。此外,《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服务品质和安全绿色智能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参与国际海运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国策的重视和支持,能够规范航运业的市场竞争,促进航运市场的供需平衡,维护危险液化品水运市场的稳定发展,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结合区域开发和重大产业布局,新港区开发的前期工作和发展建设稳步推进,在完善港口布局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港口储备资源,也为临港工业发展、老港区的调整和转移提供了空间,新港区的开发为沿海港口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内河水运建设多方面加快。“十二五”内河水运加快推进以长江干线为中心的高等级航道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470亿元,其中中间投资580亿元,分别为“十一五”的2倍和3.5倍。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成效明显。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国内水运出口需要注意什么?
内河航运的货物以大宗商品为主,其中砂石占80%+,纵观公路、航空乃至管道运输皆无法取代水路运输,且整个内河航运几乎都是整船运输,同时存在季节性供需错配,对资源匹配有持续性需求,货物需求单一,存在季节性需求波动。长江、珠江流域各类码头数量达到8000+,其中民营码头占比90%以上,多数以抓斗、传送带、小型集中箱码头为主,内河港口码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导致自动化、数字化程度极低,靠手工、对讲机作业等粗放方式作业,严重影响货运转换率,据可靠数据统计,船-港货物中转转换率在整个内河航运里不足30%。我国水运业目前发展中的优势介绍。福州国内水运运输公司
国内水运运输的运量大,国内水运费用低,航道四通八达,是其优势所在。无锡特种箱国内水运平台
现代港口服务功能得到较好拓展。以集装箱干线港和部分主要港口为,加快推进了内陆无水港等区域物流网络设施的建设、区域口岸大通关、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逐步发展现代物流、保税期货、国际贸易等现代港口功能。航运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上海、天津、大连、厦门、重庆、武汉等航运中心航运要素集聚加快,航运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航运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依托自贸区平台,全力推进航运领域的和开放,启运港退税、沿海捎带、国际中转集拼、国际船舶登记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无锡特种箱国内水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