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已在广州、深圳试点虚拟电厂,聚合工商业用户空调、储能、充电桩等灵活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预计2025年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超1gw,降低尖峰负荷压力。工业园区、商业楼宇加速部署“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项目,用户从单纯购电转向“自发自用+余电交易”。预计到2025年,广东分布式能源交易规模将突破50亿千瓦时。广东规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2%,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是重点。截至2023年,广东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超7gw,2025年目标达18gw;分布式光伏装机预计从2023年的12gw增至2025年的20gw。售电公司可通过聚合分布式储能资源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获取额外收益。虚拟电厂是未来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大湾区企业售电要求
虚拟电厂的高效运转依赖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广深售电凭借 30 年电力科研经验,构建了涵盖数据采集、智能调度、市场交易的全链条技术体系。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分布式资源状态,AI 算法预测用电负荷与电价走势,EMS 系统动态优化充放电策略 —— 例如,预判次日用电高峰,提前指令深圳工业园储能项目在夜间低价充电。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确保了绿电交易的溯源与可信,让用户清晰掌握电力的清洁能源占比。这种 “硬件 + 软件 + 算法” 的技术架构,使虚拟电厂从概念落地为可操作的商业模型,推动能源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珠海市常规售电是什么意思虚拟电厂通过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能源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对于企业而言,参与虚拟电厂项目有着诸多优势。从成本角度看,企业可借助虚拟电厂平台,在用电低谷时段以低价购入电量储存,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电力,降低峰谷价差成本。如某企业接入虚拟电厂后,通过 “削峰填谷” 实现经济收益约 270 万元。从收益方面讲,企业的可调节负荷资源参与虚拟电厂的电力市场交易或需求响应,能获取额外收入。并且,参与虚拟电厂有助于企业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借助平台的监测与分析功能,优化自身用电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综合竞争力。
广深售电的虚拟电厂业务在不同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在城市区域,面对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和紧张的电力供应,虚拟电厂可将城市中分散的分布式能源,如屋顶太阳能、小型储能设施等进行整合利用。当夏季用电高峰时,通过协调这些资源,为城市提供额外电力支持,缓解电网供电压力,保障城市电力稳定供应。在偏远地区,由于电网覆盖难度大、供电可靠性低,虚拟电厂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建立小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实现区域内电力的自给自足,提升偏远地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拓展能源服务的覆盖范围。虚拟电厂可以提供电力市场参与者间的合作机会和价值共创。
虚拟电厂与储能的协同是广深售电的关键优势,通过 120kw/220kwh、240kw/440kwh 等储能项目与虚拟电厂平台联动,实现 “储电 + 交易” 双重收益。储能系统在虚拟电厂中扮演 “电力缓冲器” 角色:低谷时以低价充电,高峰时通过平台向电网售电,广东 XXX 有限公司的 240kw 储能项目只此一项年收益超 30 万元。同时,储能可快速响应虚拟电厂调峰指令,15 分钟内完成负荷调节,获取额外补贴。广深售电提供 “储能安装 + 虚拟电厂接入” 一站式服务,已帮助广东多地企业实现储能收益翻倍。虚拟电厂利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能源输出和负载的精确管理。广州市工业售电模式
虚拟电厂支持电力系统间的能源交易,实现能源市场的良好运作。大湾区企业售电要求
虚拟电厂为工商业用户创造了多元收益渠道,成为降本增效的 “利器”。广深售电服务的工业园区企业通过参与虚拟电厂,可享受三重价值:一是利用峰谷电价差,在低谷时段通过储能储电,高峰时自主放电,降低购电成本;二是响应电网需求侧响应指令,削减非必要负荷,获得补贴收益;三是将闲置的分布式光伏电量通过平台出售,增加额外收入。以广东某电子厂为例,其接入虚拟电厂后,通过储能充放电策略优化与负荷调节,年均电费支出降低 12%,同时因参与调峰获得收益超 10 万元。这种 “用电省钱 + 参与赚钱” 的模式,让企业从电力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大湾区企业售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