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液种类丰富,主要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两大类。水溶性磨削液又细分为乳化液、半合成和全合成三种。乳化液含油量约 50%,半合成含油量在 5 - 40%,全合成则不含油,主要由水基化合物和水构成。水溶性磨削液冷却效果突出,且配制便捷、成本低廉、不易污染环境。油溶性磨削液主要成分多为矿物油,普通矿物油会添加防锈添加剂,还可加入硫、氯、磷等极压添加剂形成极压油,增强渗透和润滑能力,适用于表面粗糙度要求严苛的工序,其附着性好,能隔绝空气,防止不良化学反应,比如 CBN 砂轮高速磨削时就需采用油性磨削液。我们提供多种类型的磨削液,满足客户不同的加工需求和行业标准。江苏定制磨削液厂家

气态类:空气是常用的气态切削液,压缩空气可吹到切削区域冷却并吹走切屑。氟利昂、二氧化碳等气体压缩后喷到切削区域可起蒸发冷却作用。新型切削液:如微乳切削液,分散相液滴直径在0.1μm以下,兼具乳化油的润滑性和合成切削液的冷却、清洗性;还有在水基切削液中添加油性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制成的新型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防锈、冷却和清洗性。作用冷却作用:通过对流和汽化,带走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和刀具的热变形,保持刀具硬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耐用度。润滑作用:在刀具与工件间形成润滑膜,减少摩擦,降低刀具磨损,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清洗作用:清理切屑、磨屑以及铁粉油污等,防止其划伤已加工表面和机床导轨面,保持刀具或砂轮的性能。防锈作用:防止环境介质及其腐蚀性物质对工件、机床产生侵蚀。浙江高性能磨削液品牌推荐江苏鑫博的磨削液适用于多种材料,满足不同客户的加工需求。

磨削液的使用方法有一定规范。一般来说,用自来水稀释即可使用,但不同加工工艺稀释比例有别。例如,普通切削及线切割加工,使用浓度通常为5-10%,即10-20倍水稀释;而磨削加工浓度为3-4%,需25倍以上水稀释。具体操作时,先将磨削液加入机床盛装磨削液的槽中,再按比例加入清水,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比例稀释,否则可能影响磨削液性能,导致加工效果不佳。在磨削液的使用过程中,维护工作至关重要。随着使用时间增长,磨削液会因不断接触磨屑、杂质等而变脏。当铁屑沉积过多时,应及时清理,以免影响磨削液循环和加工效果。若切削液变黑或产生异味,这是变质的信号,需及时排放更新。通常,根据切削工作量不同,切削液每隔3个月左右需更新一次。平时补充时,要使用原液进行补充,以维持磨削液浓度稳定,保证其性能持续有效,为加工过程提供可靠保障。
通过实验室对比测试表明,全合成轧辊磨削液在关键指标上全方面碾压半合成产品。在相同的S50C钢轧辊磨削工况下,全合成液的磨削力波动范围只为±12N,而半合成产品达到±35N;磨削区温度方面,全合成体系能将峰值温度控制在85℃以内,较半合成液降低22℃。江苏鑫博的实验室还发现,全合成配方的沉降速度(0.1mL/8h)远优于半合成液(1.2mL/8h),这意味着更少的杂质残留和更稳定的加工精度。某轴承制造企业改用全合成液后,轧辊修磨间隔从2000次延长至3500次,年节省耗材成本超80万元。针对模具行业需求,鑫博磨削液提供极压润滑,减少磨损与热变形。

润滑作用:金属切削时切屑、工件和刀具间的摩擦可分为干摩擦、流体润滑摩擦和边界润滑摩擦三类。当形成流体润滑摩擦时,才能有较好的润滑效果。金属切削过程大部分属于边界润滑摩擦。切削液的润滑性能与切削液的渗透性、形成润滑膜的能力及润滑膜的强度有着密切关系。若加入油性添加剂,如动物油、植物油,可加快切削液渗透到金属切削区的速度,从而可减少摩擦。若在切削液中添加一些极压添加剂,如含有S、P、Cl等的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高温时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学吸附膜,可防止在极压润滑状态下刀具、工件、切屑之间的接触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摩擦,达到润滑的目的。清洗作用:切削液可以清理切屑,防止划伤已加工表面和机床导轨面。清洗性能取决于切削液的流动性和压力。在金属切削过程中,会产生切屑、磨屑、铁粉、油污等,切削液能将这些物质冲洗掉,防止它们附着在工件、刀具和机床上,保持刀具或砂轮锋利,不影响切削效果。全合成轧辊磨削液,低泡易清,防锈耐用,提升加工效率与表面精度。浙江环保磨削液厂家电话
江苏鑫博的磨削液,为外圆磨削、内圆磨削提供品质高的润滑,降低砂轮磨损。江苏定制磨削液厂家
五、工程应用中的冷却性能优化路径切削液选型匹配:根据加工材料选择冷却效率等级:钛合金(难加工材料)需★★★★★冷却,铸铁可★★★☆☆。系统参数调试:车床切削液喷嘴应对准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压力≥0.5MPa,流量≥20L/min(针对φ50mm工件)。智能监控集成:植入红外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切削区温度,联动调节切削液流量(如温度>400℃时自动启动高压喷射)。总结:切削液冷却性能通过控制热损伤边界(刀具-工件-切屑界面温度场),直接决定加工过程的稳定性与经济性。从微观的刀具-切屑接触区热流密度,到宏观的生产线产能规划,冷却效率每10%的提升可能带来加工成本8~12%的下降。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精密加工领域,冷却技术已成为突破材料加工极限(如钛合金、高温合金)的中心支撑之一。江苏定制磨削液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