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是无色无味并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小。标准状况下,1升氢气的质量是0.089克,比相同体积的空气轻得多。常温下,氢气的性质很稳定,不容易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当条件改变时(如点燃、加热、使用催化剂等),情况就发生变化。如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4%-75%时,遇到明火时,就会引起。氢气的制取方法氢气是二次能源,不能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需要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来。工业上,常见的氢气制取方法包括天然气重整制氢(SMR)、甲醇裂解制氢(MC)、水电解制氢(Electrolysis)工业副产氢(OffGas)。目前公司熟练掌握包括天然气制氢等以上各种制氢方法,且拥有众多技术诀窍,能够长期保持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装卸设备要有完善的管理操作规程,非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不能对其进行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西藏国内氢燃料汽车加氢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术界也非常重视。关于氢气效应的发现,有许多传奇故事,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神奇泉水,这些故事对传播氢气医学效应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氢气医学的真实过程并不是那么梦幻,是一个充满曲折和艰难的历史。学术上一般认为,2007年日本学者太田成男教授课题组较早发现的氢气医学效应。不过具体什么时候甚至什么人发现氢气疾病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有三个相关信息需要了解。1975年美国学者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证明连续吸入8个大气压()对皮肤鳞状细胞有作用,这一研究是根据氢气抗氧化效应,但研究者认为氢气的还原作用比较弱,采用高压吸入氢气实现足够剂量产生效果。2001年法国潜水医学学者曾开展氢气对血吸虫诱导的肝纤维化效果的研究,可以说再次验证了高压氢气的作用。但是高压氢气医学效应只能算概念验证,很难进行日常的应用。后来发现小剂量效应与这个并没有必然连续,2009年前氢气医学研究文献没有引用上述文献就是重要的证据。内蒙古氢燃料汽车加氢站项目目前氢储能系统效率为电化学储能的50%左右、抽水蓄能的60%左右。
从氢燃料电池车的市场应用来看,丰田是早研发氢燃料电池的车企之一,其在2014年推出了全球量产氢燃料电池车——丰田Mirai,并于2015年进入欧洲和美国市场,该车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一万台。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在售的氢燃料电池车有长安深蓝SL03、上汽通MAXUS MIFA氢、上汽通MAXUS EUNIQ和上汽通MAXUS V80新能源这四款,这些车型的售价普遍在30万元以上,市场销量不算乐观。加上目前国内的加氢站等基础设施还不够普及,在短期内,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仍存在较难度。
随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其上游氢能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氢能产业目前还面临着生产、运输和供氢基础设施缺乏等问题,其中氢气的运输在整个氢能供应链的经济、能耗性能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主要讨论氢气运输的几种方式及安全性,分析影响运氢方式的选择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高压氢气运输分为集装格和长管拖车两类,其中,集装格由多个40L的、压力为15Mpa的高压储氢钢瓶组成,运输较为灵活,适用于需求量小的加氢站;液氢的体积能量密度为·L-1,是15Mpa压力下氢气的。液氢槽罐车运输是将氢气深度冷冻至21K液化,再装入隔温的槽罐车中运输,目前商用的槽罐车容量约为65m3,可容纳4000kg氢气。国外加氢站使用该类运输略多于高压气态长管拖车运输。管道运输分为气态管道运输和液态管道运输两类。气态管道直径约~、压力范围为1~3Mpa,每小时流量约310~8900kg氢气,目前该类管道总长度已超过16000km,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其投资成本较天然气管道高50~80%,其中大部分的成本用于搜寻合适的地质环境来布局管道线路;液态管道采用真空夹套绝热技术,由内层和外层两个等截面同心套管构成,且两个管套中间抽成真空状态,防止内管内液氢的温度扩散。管道运输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成本运氢方式。
氢气的作用有哪些?氢气作为一种情结能源,它的作用很丰富,并且相比较其他能源来说更有优越性。氢在储存、输送上比电力损失小,而且氢燃烧热值高,1千克氢燃烧产生的热量相当于3千克汽油或4.5千克焦炭的发热量。氢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良性循环的作用下无害、清洁。氢气从哪里可以取出?氢气的来源很丰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水就可以作为氢气的来源,储量丰富并且价格低廉的水,通过光分解可制得氢;氢气燃烧之后生成水,实现一种良性的循环,无害而又分清洁。另外,也可以利用工业制作氢气,我们可以用化石燃料、化工副产物、来自生物的甲醇甲烷以及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量进行水的电解都可以获得氢气。氢气的输运包括工业钢瓶、集装格、长管拖车、气体管道、液态氢气、有机液体、储氢合金等方法。广东长期供应氢燃料汽车加氢近期价格
国内氢能产业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有大量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国外。西藏国内氢燃料汽车加氢
制氢和运输成本是构成氢气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和国外相比,在国内建立一座加氢站有成本方面的优势。目前在国内建设一座加氢站(35Mpa)的投资在 200~250 万美元之间,日本建设一座中型加氢站( 300Nm3/h) 投资在 500~550 万美元; 在美国, 约需要280~350万美元。从政策力度方面来看,中国建设加氢站的补贴额度较美国和日本更高,降低了国内加氢站建设中的固定成本投资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在日本、美国等地,加氢站的建造和维护标准比较严苛, 导致这部分成本远超中国。此外,中国为建造加氢站提供的补贴政策也优于日本和美国。影响我国氢气售价的主要因素是包括制氢和储运氢气在内的氢气成本部分。西藏国内氢燃料汽车加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