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后验证:电机维修完成后,进行空载试运行与负载试运行:空载试运行:启动电机,运行 30 分钟,观察电机转速是否正常,有无异响、振动,测量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 70℃)与三相电流(平衡且无过载)。负载试运行:将电机与泵体连接,启动机组,运行 1 小时,检查泵体流量、扬程是否达标,电机运行状态是否稳定,确保无故障后投入正常使用。电机维修安全注意事项维修过程中需全程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避免触电事故。烘干绕组时,需控制烘干温度与时间,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绝缘漆碳化,或温度过低导致烘干不彻底。电机组装时,需确保各部件安装到位,螺栓拧紧力矩符合要求,避免运行时部件松动引发振动与噪音。客户是上帝,是企业衣食父母,客户越多,企业越兴旺。德州溴化锂制冷机组维保

制冷量不足是溴化锂机组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表现为冷水出口温度升高、满足不了用户制冷需求,严重时甚至无法达到设计制冷量的 50%。此类故障成因复杂,需从 “换热效率”“溶液状态”“系统密封性”“辅助系统” 四个方向逐一排查。(一)故障现象与成因分析典型现象:冷水出口温度持续高于设定值(如超过 12℃),冷却水进出口温差缩小(低于 5℃),机组运行电流无明显变化,但用户端制冷效果差。主要成因:换热管结垢:蒸发器、冷凝器换热管内壁结垢,热阻增大,导致换热效率下降。结垢主要源于冷却水或冷水水质不佳,钙、镁离子在换热管内壁沉积,尤其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结垢速度淄博溴化锂冷水机组改造普星制冷用我们的服务让业主与公司共赢。

热水循环法:若结晶范围较大,可将温度 50-60℃的蒸馏水注入结晶系统,启动备用泵(若有)缓慢循环,利用热水溶解结晶,期间需定期排放部分热水,补充新的热水,直至溶液浓度降至 50% 以下。清理与检测:结晶溶解后,打开溶液过滤器,清理过滤器内的残留结晶物,更换滤芯;抽取溶液样本,检测浓度与 pH 值,若浓度过高,加入蒸馏水稀释至 50%-55%,若 pH 值异常,按要求调节。(三)预防管控措施浓度动态控制:运行中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溶液浓度,当浓度超过 60% 时,自动加入蒸馏水稀释;停机前 1 小时,启动溶液稀释程序,将浓度降至 45%-50%,确保停机后溶液不会结晶。
溴化锂溶液指标核验:溴化锂溶液是机组的工作介质,其浓度、酸碱度(pH 值)、杂质含量直接影响机组性能与部件寿命。开机前需抽取溶液样本进行检测:浓度检测:采用密度计或折射仪测量溶液浓度,正常运行时浓度应控制在 50%-60%(质量分数),若浓度过高,需加入蒸馏水稀释;若浓度过低,需检查是否存在水分泄漏,必要时启动溶液再生装置提高浓度。pH 值检测:使用 pH 试纸或酸度计测量溶液 pH 值,应保持在 9.0-10.5 之间。若 pH 值过低(低于 8.5),溶液酸性增强,易腐蚀机组金属部件,需加入氢氧化锂(LiOH)调节;若 pH 值过高(高于 11.0),可能导致溶液结晶,需加入氢溴酸(HBr)微调。杂质检测:观察溶液是否浑浊、有沉淀物,若存在杂质,需开启溶液过滤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堵塞管道或损坏泵体。服务到家到位是普星制冷的生命线。

换热效率下降的诊断方法温度差检测:测量各换热部件进出口介质温度差,对比设计值判断换热效率:蒸发器:冷水进出口温差设计值通常为 5-7℃,若实际温差低于 3℃,说明换热效率下降。冷凝器:冷却水进出口温差设计值通常为 5-8℃,若实际温差低于 3℃,表明换热效率降低。发生器:热源(蒸汽 / 热水)进出口温差设计值根据热源类型而定(蒸汽通常为 10-15℃,热水通常为 8-12℃),若实际温差低于 5℃,需排查换热问题。压力降检测:测量换热管进出口介质压力降,若压力降超过设计值的 30%,可能是换热管堵塞或结垢导致。例如,冷却水通过冷凝器的压力降设计值为 0.1-0.2MPa,若实际压力降升至 0.3MPa 以上,说明换热管存在堵塞。普星制冷培养良好素养,营造团队力量。威海直燃型溴化锂机组维保
普星制冷需要客户来支持。德州溴化锂制冷机组维保
溴化锂机组的蒸发器、冷凝器、发生器、吸收器是换热部件,若换热效率下降,会导致机组能耗增加、制冷量降低,其本质是换热过程中热阻增大,需从 “热阻来源” 入手,通过清洗、修复、优化等手段提升换热效率。(一)换热效率下降的原因换热管结垢与堵塞:冷却水、冷水水质较差时,水中的钙、镁离子会在换热管内壁形成水垢(如碳酸钙、氢氧化镁),水垢热导率为金属的 1/10-1/50,会增加热阻。此外,水中的泥沙、藻类等杂质会堵塞换热管,减少换热面积,导致换热效率下降。例如,冷凝器换热管结垢厚度达到 0.5mm 时,换热效率会下降 15%-20%。德州溴化锂制冷机组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