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对比分析:调取机组正常运行时的参数(冷水温度、冷却水温度、溶液温度、泵出口压力等),与故障时参数对比,定位异常环节:若冷水出口温度升高、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减小,可能是冷凝器换热效率下降或冷却塔散热不足。若溶液泵出口压力正常,但发生器出口溶液温度低于 90℃,可能是热源供应不足或溶液浓度过低。若冷剂泵出口压力下降、蒸发器内冷剂水位过低,可能是冷剂泵故障或冷剂水泄漏。溶液检测:抽取溶液样本,检测浓度、pH 值与杂质含量,若浓度低于 50%,需检查是否存在水分泄漏;若 pH 值异常,需调节溶液酸碱度。换热管检查:打开换热器端盖,观察换热管内壁是否结垢、堵塞,可用内窥镜深入管内查看,或测量换热管进出口温度差,若温差小于 3℃,说明换热管存在结垢或堵塞。普星制冷质量为先、服务至上、以人为本。.德州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调试
短期停机期间,每天需启动真空泵 1 次,运行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以抽出停机过程中渗入的不凝性气体。在真空泵入口处安装硅胶干燥器,防止潮湿空气进入机组内部。停机第 3 天和第 7 天分别检测机组真空度,当真空度下降至 - 80kPa 以下时,需长期停机需采用双重真空保护措施:首先使用真空隔膜阀将机组与外部系统隔离,然后在机组内充入 0.05MPa 的氮气,维持微正压状态防止空气渗入。每 15 天检测一次氮气压力,当压力降至 0.02MPa 以下时需补充氮气。对于停机超过 3 个月的机组,需在真空阀接口处安装真空度记录仪,实时监测真空度变化,当发现真空度持续下降时,需拆卸管板进行氨熏检漏,重点检查传热管与管板的胀接处。威海吸收式溴化锂机组维保普星制冷提高工作效率,服务与客户。
在双效溴化锂机组中,发生器分为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高压发生器利用高温热源产生高温冷剂蒸汽,该冷剂蒸汽一部分进入冷凝器冷凝,另一部分作为低压发生器的加热热源,实现了热源能量的两级利用。因此,双效机组的发生器功能更为复杂,需要同时承担高温热源的加热和冷剂蒸汽的产生与分配任务。此外,双效机组的吸收器和冷凝器也需要适应两级冷剂蒸汽的吸收和冷凝需求,在结构和运行参数上与单效机组有所不同。根据热源类型的不同,溴化锂机组可分为直燃型和蒸汽型等。直燃型机组以燃油或燃气为热源,通过燃烧器直接加热发生器中的溶液;蒸汽型机组则以蒸汽为热源,通过蒸汽加热发生器中的溶液。由于热源类型的不同,直燃型机组和蒸汽型机组的发生器结构和功能存在一定差异。
单效机组运行监控的重点是发生器温度、吸收器温度、真空度、溶液浓度等关键参数,通过监控这些参数可及时发现机组运行异常。双效机组由于存在两级发生器和多重热交换系统,运行监控更为复杂,除了单效机组的监控参数外,还需重点监控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的压力、温度差,凝水换热器和低压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以及高低压溶液循环的流量平衡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可确保双效机组的两级热力循环协调运行,避免因参数失衡导致机组性能下降或故障发生。客户的满意是普星制冷的不懈追求。
长期停机需对机房进行封闭式管理:封堵门窗缝隙,安装空气过滤装置,防止粉尘与腐蚀性气体进入。在机房内设置多点温湿度监测系统,当温度超过 35℃或湿度超过 60% 时自动启动空调与除湿设备。对于位于沿海地区的机组,需在机房内安装臭氧发生器,浓度控制在 0.1-0.2ppm,抑制霉菌生长。每半个月对机房进行一次清洁,使用无尘布擦拭设备表面,避免积尘影响设备散热。短期停机重启前,需检查溶液浓度与 pH 值,当浓度偏差超过 ±2% 或 pH 值低于 9 时,需进行溶液调整。启动真空泵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 - 95kPa 以上时,开启热源进行预热,预热时间不少于 1 小时,使机组各部件温度均匀上升。重启时先启动冷却水泵和溶液泵,运行 30 分钟后再缓慢开启热源阀门,防止温度骤升导致部件热变形。普星制冷迎接变化,勇于创新。德州溴化锂机组安装
普星制冷重情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德州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调试
溴化锂机组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制冷效果与设备安全,若系统存在泄漏,不仅会导致溴化锂溶液浓度异常,还可能引入空气导致机组内部腐蚀。开机前需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检测密封性:真空度检测:使用真空计测量机组内部真空度,正常情况下,溴化锂机组停机后真空度应保持在 5Pa 以下。若真空度高于 10Pa,需重点检查法兰连接部位、阀门密封处、焊缝等易泄漏点。可采用肥皂水涂抹可疑部位,若出现气泡则表明存在泄漏,需拆卸相关部件重新密封,必要时更换密封垫片或阀门。溶液液位检查:查看溶液储罐与蒸发器内的溶液液位,液位应符合设备说明书要求(通常为储罐容积的 1/2-2/3)。若液位过低,需检查是否存在隐性泄漏;若液位过高,需排查溶液循环系统是否堵塞,避免开机后溶液溢出损坏设备。德州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