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上田园里,蔬菜种类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哪些蔬菜种类可以在这里栽培?答案是选择根系发达,营养元素吸收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物,比如说空心菜、丝瓜、生菜、水芹菜等。除了蔬菜,现在在水上田园种植的植物越来越多了,有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有黑麦草等青草类,有鱼腥草等中药材,有草莓等水果品种,更有多种美丽的花卉,形成了美丽的乡村风景线。池塘水面还能种草、种花、种菜,可以展现一种特别的水上田园风景,提升池塘景观效果。鱼菜共生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一种潜在解决方案,通过多层次生产提高效率。湖北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模式
很多农场只是把鱼菜共生作为三产概念引入农场,并没有实际采用鱼菜共生技术进行大规模栽培和向市场供应蔬菜和水产。耕作体系模式:1.闭锁循环模式:养殖池排放的水经由硝化床微生物处理后,以循环的方式进入蔬菜栽培系统,经由蔬菜根系的生物吸收过滤后,又把处理后的废水返回养殖池,水在养殖池、硝化床、种植槽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闭路循环。2.开环模式:养殖池与种植槽(或床)之间不形成闭路循环,由养殖池排放的废水作为一次性灌溉用水直接供应蔬菜种植系统而不形成返还回流,每次只对养殖池补充新水。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以采用该模式。江西新型鱼菜共生基地常见的鱼类包括金鱼、罗非鱼等,它们适应能力强,易于管理。
鱼菜共生产品的价格各个城市差距很大,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真正有机蔬菜20元/斤以上的很多,青岛、成都、杭州等大城市价格10元以上,这个不受某个供应商左右,所以在产品能按正常有机价格卖出去的前提下,是否盈利和盈利多少,决定因素还是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这一点对绝大多数鱼菜共生产品生产者来说都是很难控制的,只有更专业的鱼菜共生技术才能实现。“鱼菜共生”大棚种植养殖模式不但在都市适用,在比较缺水的地区也是当地农民的一条致富之路。
关于现代农业可持续性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完全依赖人造化肥来生产食物。这些营养物质可能很昂贵且难以获得,并且通常来自破坏环境的做法,这些化肥是农业中所有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中药来源。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全球许多这些关键营养物质的供应正在迅速耗尽。在水和养分利用方面,水培方式比土壤农业更有效,但其管理更加复杂,需要一套不同的设备尤其是在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电力来循环或充氧水。然而,它不需要燃料来犁土壤,也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来提取大量的水来灌溉或进行除草,并且它不会通过强化农业实践来破坏土壤有机物质。初始成本,建筑材料以及对电力和投入物的依赖也将是鱼菜系统的重要限制因素,但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在需要化肥。鱼菜共生还能够吸引自然捕食者,有助于控制害虫数量。
很多企业看到了“鱼菜共生”的发展前景,纷纷引进这项技术,在宁夏贺兰县瑞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摘园区的大棚内,一幅鱼与菜和谐共生的场景跃然眼前:绿油油的芹菜生的“娇嫩”,红艳艳的番茄长势喜人,鲈鱼欢快地跃出水面,水循环系统静静地“工作”。“这里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其秘诀在于我们运用了‘鱼菜共生’技术来达到温室中养鱼+种菜同步进行的效果。”宁夏贺兰县瑞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迟宏伟介绍,“鱼池里的水经水循环系统流进种植槽,利用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再用养鱼的尾水灌溉蔬菜,蔬菜将养分吸收完毕,净化后的水再次回到鱼池中”。强调无污染、绿色、有机概念,使消费者更加信任产品品质。湖北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模式
组织志愿者参与维护工作,加深他们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要性的认识。湖北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模式
除了种植多样化的蔬菜外,还应因地制宜,发展餐饮、观光、科普教育等业务,以增加收入,使利润达到较大化,当然这些业务需要额外的投入,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在中国,大中城市富裕阶层对真正的有机蔬菜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只是苦于有机市场的混乱,已对有机行业失去信任。鱼菜共生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还很陌生,甚至根本没听说过,因此规模化鱼菜共生在运营初期需要不少的广告投入,要让消费者了解鱼菜共生的有机性,然后再去谈交易,所以在商业化初期盈利很困难,等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认可鱼菜共生产品里,订单才会源源不断的来。湖北新型鱼菜共生系统模式
据介绍,此“鱼”并非单纯指鱼,也可以是其他的蟹类或虾类,而“菜”同样非单纯生菜,可以是各种适宜水培的叶菜,可以是水稻、水果等。总之,“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打破了地域屏障、季节性时差等因素,为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而除了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和展示模式,如今,“鱼菜共生”还有“袖珍版”,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房前屋后,甚至还能“装进”鱼缸中,让城市人在阳台享受农夫之趣。这些场景正逐渐成为现实。有关此主题书籍渐渐增多,为大众普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广西智能鱼菜共生系统模式“鱼菜共生”模式可以是大规模的生产和展示模式,也可以是小规模的房前屋后,甚至阳台的景观加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