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防雷接地系统采用综合接地方式,将信号接地、设备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网,接地电阻不大于1Ω。穿越桥梁、隧道的线缆需做等电位跨接,防止电位差损坏设备。特殊区段(如多雷山区、电气化铁路)需进...
限流保护器是什么?限流保护器(又称过载保护器),是指为防止电动机负载电流超过其额定值而设置的保护装置。限流保护器是对电路的过载和短路进行保护。限流保护器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大功率的阻流要求,也非...
医院手术室、ICU 等区域的精密医疗设备对雷电电磁干扰敏感,防雷施工需强化等电位连接与屏蔽措施。建筑物外部接闪器采用避雷网(网格≤5m×5m),引下线间距≤12 米,在设备层增设均压环(40×4mm ...
限流保护器是一种集成了电流监测、过载保护和短路限流功能的智能电力保护装置,其重要价值在于通过实时动态调整电路阻抗,将异常电流限制在安全阈值内,避免因电流骤增引发的设备损坏、线路发热甚至火灾风险。该装置...
数据中心对雷电电磁脉冲(LEMP)敏感,需构建 “外部直击雷防护 + 内部感应雷屏蔽” 双重体系。外部防护采用避雷带(网格≤3m×3m)与避雷针组合,引下线间距≤10 米,沿机房四周均匀布置并做绝缘处...
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为象征的新能源行业,其防雷检测面临独特的技术需求和挑战。风力发电机的塔筒高度达 80-150 米,接闪器安装在叶片顶端,检测时需借助无人机搭载紫外成像仪检查叶片表面的雷击灼伤点,使...
国家设施(雷达站、danyao库、指挥中心)的防雷检测需在严格保密前提下,实现 “隐蔽接地 + 电磁屏蔽 + 抗核电磁脉冲” 的多重防护,技术要求远超民用标准。检测主要:①隐蔽接地系统,使用探dile...
隧道入口处是直击雷高发区域,需在洞顶设置避雷带(网格≤5m×5m),延伸至隧道两侧边坡(长度≥10 米),采用 Φ16 热镀锌圆钢作为引下线,间距≤12 米,接地体沿隧道两侧敷设(距洞口≥5 米),接...
国际标准在接闪杆设计中存在明显差异:IEC 62305 侧重保护角计算(滚球法),美国 NEC 采用 “接闪杆高度 + 间距” 经验公式,我国 GB 50057 结合国情增加高原、严寒地区修正系数(如...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腐蚀监测:采用阵列式电化学噪声传感器(EN),通过分析电流波动(频率0.1-10Hz)预测镀层失效,精度达±0.01mm/年。 机械状态评估:安装MEM...
智能接闪杆集成 MEMS 电场传感器(精度 ±1kV/m)和倾角传感器(精度 ±0.1°),实时监测大气电场强度和杆体倾斜度。当电场>25kV/m 时,通过 LoRa 模块向运维平台发送预警;倾角>1...
防雷施工涉及高空作业、电气焊接等危险工序,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高空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带、安全帽,作业前检查脚手架、吊篮等设施的安全性,六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天气禁止作业。焊接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