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网络是早期的汽车内部传感器、控制和执行器之间的通讯用点对点的连线方式连成复杂的网状结构。随着电控系统的日益复杂,以及对汽车内部控制功能电控单元相互之间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长采用点对点的链接会使得车内线束增多,这样在考虑内部通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重量方面都给汽车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为了减少车内连线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交换,同... 【查看详情】
在上述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到巴西投资设厂。 20 世纪 50 年代末,福特、通用、大众、奔驰等汽车公司在巴西设立子公司,奠定了巴西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1957 年,巴西已生产汽车 3 .1 万辆,到 1960 年产量升至 13 . 3 万辆。20世纪90 年代,巴西继续奉行引进外资的政策,外资纷至沓来。福特、通用和大众汽车... 【查看详情】
在扩展帧中,替代远程请求(Substitute Remote Request,SRR)位为隐性。仲裁域传输顺序为从比较高位到比较低位,其中比较高7位不能全为零。RTR的全称为“远程发送请求(Remote TransmissionRequest)”。RTR位在数据帧里必须为“显性”,而在远程帧里必须为“隐性”。它是区别数据帧和远程帧的标志。... 【查看详情】
线控悬架的优点:1.由于刚度可调,可有效地抑制转向时车辆侧倾,以及制动时前部点头和加速时后部下沉等车身姿态的变化,提高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2.汽车负载变化时,能自动维持车身高度不变。3.碰到障碍物时,能瞬时抬高车轮越过障碍,提升通过性。4.使车轮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提高附着力。此外,还有线控操纵系统(Drive-By-Wire),装备该系... 【查看详情】
车载网络是早期的汽车内部传感器、控制和执行器之间的通讯用点对点的连线方式连成复杂的网状结构。随着电控系统的日益复杂,以及对汽车内部控制功能电控单元相互之间通信能力要求的日益增长采用点对点的链接会使得车内线束增多,这样在考虑内部通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重量方面都给汽车设计和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为了减少车内连线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快速交换,同... 【查看详情】
是由德国博世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专门为汽车行业开发的一种串行通信总线。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独特的设计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而且能够检测出产生的任何错误。当信号传输距离达到10km时,CAN仍可提供高达50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由于CAN总线具有很高的实时性能和应用范围,从位速率比较高可达1Mbps的高... 【查看详情】
该通讯任务分为发送任务和接收任务,主节点还有一个主发送任务。一个LIN 网络上的通讯总是由主发送任务所发起的。主控制器发送一个起始报文,该起始报文由同步断点和同步字节消息标志符所组成。相应的,在接受并且滤除消息标志符后,一个从任务被***并且开始本消息的应答传输。该应答由2/4/8 个数据字节和一个校验码所组成。起始报文和应答部分构成一个... 【查看详情】
当个别节点的时钟与FlexRay同步节点时钟有所出入时,就会出现时钟校正错误。FlexRay 网络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传输同步信息的同步节点。在收到任意一条同步信息后,节点会将其时钟与同步节点的时钟相比较,并根据同步需要做出必要的变化。每个节点都要进行错误计数,其中包括时钟同步中连续发生错误的次数。同时,节点还要监测和帧转移/接受状态相关的错... 【查看详情】
在仲裁期间,每一个发送器都对发送位的电平与被监控的总线电平进行比较。如果电平相同,则这个单元可以继续发送,如果发送的是“隐性”电平而监视到的是“显性”电平,那么这个单元就失去了仲裁,必须退出发送状态。(9)总线状态 总线有“显性”和“隐性”两个状态,“显性”对应逻辑“0”,“隐性”对应逻辑“1”。“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与为“显性”状态... 【查看详情】
CAN总线的物理层是将ECU连接至总线的驱动电路。ECU的总数将受限于总线上的电气负荷。物理层定义了物理数据在总线上各节点间的传输过程,主要是连接介质、线路电气特性、数据的编码/解码、位定时和同步的实施标准。总线竞争的原则BOSCH CAN基本上没有对物理层进行定义,但基于CAN的ISO标准对物理层进行了定义。设计一个CAN系统时,物理层... 【查看详情】
虽然现代的 IDE 多数是图形化的,但是IDE在视窗系统(windowing system,例如 Microsoft Windows 或 X Window System)出现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在当时IDE是纯文字模式,透过功能键和快捷键来从事各项工作,例如Turbo Pascal就是一个例子。**有意思的发展是Eclipse和NetBea...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