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橡胶:FVMQ氟硅胶O型圈在保持有机硅材料的耐热性,耐寒性,耐高电压性,耐气候老化等优异性能的基础上,由于含氟基团的引入,它又具有有机氟材料优异的耐氢类溶剂,耐油,耐酸碱性和更低的表面能性能。氟硅橡胶又称γ-三氟丙基甲基聚硅氧烷。一般分子链中还引入0.2%~0.4%乙烯基硅氧烷共聚改性。无色透明高黏滞塑性直链高分子化合物,主链由硅和氧...
查看详细 >>硅橡胶的用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3%和4.33%,汽车工业硅橡胶的用量约达2.0万t。根据观研天下的较新研究,增加有机硅材料在汽车零部件方面的用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因此,汽车产量和单车用量水平的提高都将推动汽车工业对硅橡胶需求的增加。...
查看详细 >>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原理: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反应是靠与空气中的水份发生作用而硫化成弹性体。硫化反应是从表面逐渐往深处进行的,胶层越厚,固化越慢。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硫化时间取决于硫化体系、温度、湿度和硅橡胶层的厚度,提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能使硫化过程加快。在典型的环境条件下,一般5-30分钟后,硅橡胶的表面可以没有粘性,厚度...
查看详细 >>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的生产方法:世界上较早的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是德国拜尔公司在1958年首先研制成功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简称TPO)是由橡胶和聚烯烃两组分构成的弹性体材料。世界TPO主要生产方法有机械掺混法、反应器合成法和动态全硫化法三种工艺。机械掺混法是开发较早、技术较成熟的生产工艺,它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将乙丙橡胶与聚丙烯进行掺混;反...
查看详细 >>硅橡胶是较重要的非石油基合成橡胶,约占非石油基合成橡胶消费量的98%。但因为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同时我国在硅橡胶的关键原料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技术在2005年前被几家跨国公司垄断,但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有机硅单体第1大国,这2个方面原因使硅橡胶的价格从2011年起开始低于石油基合成橡胶,只约为大宗石油基橡胶...
查看详细 >>环烯烃:脂环烃的环上有双键就叫环烯烃。(脂环烃:结构上具有环状碳骨架,而性质上与脂肪烃相似的烃类。)有两个双键和一个三键的分别叫做环二烯烃和环炔烃。它们的命名与相应的开链烃相似。以不饱和碳环作为母体,侧链作为取代基。环上碳原子编号顺序应该是不饱和健所在的位置号码较小。环烯烃是具有环内碳碳双键的环状烃。简单的环状单烯烃包括环丙烯、环丁烯、环...
查看详细 >>减震垫为什么多选用橡胶材质?橡胶减震垫是新型环保隔声隔震动产品。它是由聚酯纤维、腈纶纤维等化学纤维经过无胶技术复合的,正面再经防水涂层处理制成的产物。综合来看,减震垫基本就是一块类似橡胶材质的缓冲垫,在遇到震动的时候,首先弹簧形变压缩,套在弹簧上的减震垫起到减缓弹簧形变速度和程度的作用,其中减震垫吸收一定的冲击,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选择橡...
查看详细 >>梅花垫,全称梅花型弹性联轴器缓冲垫。用于各种重型机械设备联轴器传动轴起缓冲作用。部分地区也称为梅花盘。根据材质可分为聚氨酯梅花垫和橡胶梅花垫、尼龙梅花垫。分类:梅花垫分MT型梅花垫、T型六角垫、GR星型梅花垫、HRC六角垫、NM型弹性圈、L型六角垫、NL尼龙内齿套、H型弹性块、橡胶齿轮等。特性:梅花垫是用联轴器中间起到减震、绝缘、缓冲传递...
查看详细 >>聚烯烃的化学特性:聚烯烃化学稳定性较好,室温下可耐稀硝酸、稀硫酸和任何浓度的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醋酸、氨水、胺类、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溶液。但不耐强氧化的腐蚀,如发烟硫酸、浓硝酸、铬酸与硫酸的混合液。在室温下上述溶剂会对聚烯烃产生缓慢的侵蚀作用,而在90~100℃下,浓硫酸和浓硝酸会快速地侵蚀聚烯烃,使其破坏或分解。聚烯烃...
查看详细 >>氟硅橡胶的用途:氟橡胶的主要性能及应用从主链结构上看,氟橡胶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氟碳橡胶、氟硅橡胶、氟化磷腈橡胶。其中以氟碳橡胶为主,而其中又以偏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共聚、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及四氟乙烯三元共聚为主。1#氟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能在200℃之下长期使用,250℃之下短期使用;脆点为...
查看详细 >>离合器缓冲垫具有缓冲防震、防破损、防潮的作用。缓冲垫被普遍应用在精密电子仪器、工艺品、陶瓷、玻璃制品、汽车、自行车配件、灭火器材和家具等包装保护上。当包装产品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受到冲击时,能把外来的冲击力减小到物品能够承受破坏的范围内,从而达到保护作用。汽车减震缓冲胶垫的作用是:1、提高驾乘平稳性,增强驾驶舒适感,享受驾驶乐趣;2、减弱车...
查看详细 >>隔热防撞垫的设计:防撞垫在设计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因素:(1)因防撞垫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因此,其材料要满足耐高低温,耐腐蚀等要求。(2)防撞垫要设计成碰撞中没有碎片飞出,在正面、侧面的碰撞试验后,防撞垫产生的碎片要保留在防撞垫中,不能对碰撞车辆、周围的行人及其他车辆产生伤害。(3)车辆碰撞防撞垫后,司机的加速度要小于12g,较后10ms的平均...
查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