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保护安全区域边界 从第二级到第四级,安全区域边界的要求变化不大,主要是在入侵防范中增加了“应在检测到网络攻击行为、异常流量情况时进行告警”。 如果整体来看,安全区域边界引入了“访问控制”机制,即在...
查看详细等级保护第1级安全保护能力: 应能够防护免受来自个人的、拥有很少资源的威胁源发起的恶意攻击、一般的自然灾难,以及其他相当危害程度的威胁所造成的关键资源损害,在自身遭到损害后,能够恢复部分功能。 ...
查看详细应用和数据安全创新,个人信息保护进入全新的时代,《网络安全法》及等级保护2.0都对个人信息保护列了明确的条款及说明,尤其是等保2.0中,对数据安全中个人信息保护做了扩展及说明,对数据过度采集、未授权访...
查看详细等级保护2.0是什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本国策、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安全形势的变化,等级保护制度2.0在1.0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主动防御、动态防御、...
查看详细我国的等保工作是从1994年提出的,但直至2007年才发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及后续的系列政策,等保工作才正式开始。2008年,《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
查看详细在各类变化当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是等级保护二级以上,从1.0的管理制度中把“安全管理中心”单独拿出来进行要求,包括“系统管理、审计管理、安全管理、集中管控“等,这是为了满足等保2.0的重要变化—...
查看详细等级保护安全通信方面 在第三级云计算安全扩展要求的安全通信网络方面,增加了两条:一是应具有根据云服务客户业务需求自主设置安全策略的能力,包括定义访问路径、选择安全组件、配置安全策略;二是提供开发接口或...
查看详细如何开展等级保护工作你知道吗? 依据等保2.0,在对公有云环境下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应确保云计算平台不承载高于其安全保护等级的业务应用系统。 (2)应确保云计算基础设施位于中国境内...
查看详细等级保护的变化 1. 等级保护对象的演变,安全拓展要求的细化:等保2.0的保护对象包括基础信息网络、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应用/平台/资源、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和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并对基础信息...
查看详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的主要特点 01将对象范围由原来的信息系统改为等级保护对象(信息系统、通信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源等),对象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广电网、电信网、专用通信网络 等)、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
查看详细等级保护工作工作误区 不做等保只要不出事就行?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
查看详细等级保护的变化 1. 等级保护对象的演变,安全拓展要求的细化:等保2.0的保护对象包括基础信息网络、云计算平台/系统、大数据应用/平台/资源、物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和采用移动互联技术的系统,并对基础信息...
查看详细